品古人心境,赏人世浮沉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年仅21岁的皇长孙朱允炆登上皇位,史称建文皇帝。建文皇帝施行仁政,但由于”削藩”激怒了叔叔燕王朱棣,致其率军突袭金陵,破城之后,建文帝“不知所踪”……
此后600年里,建文帝的下落成了一桩著名的历史疑案。众多猜测中,最为确定的说法是建文帝装扮成了和尚出逃,而逃归何处,则无定论。
近年,随着陕西省南郑县挂榜崖天书及诸多遗迹的发现,这位逊国皇帝的行迹突然隐隐约约与陕西关联起来……
挂榜崖位于南郑县碑坝镇通往白玉乡的一条岔路上。从挂榜崖向南,翻过高高的牛背梁,就到了通江的崆山坝,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川陕间的一条秘道。现在,就让我们沿着这条秘道去揭开在这里隐藏了数百年的秘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崎岖的山路上走来一个和尚。和尚很年轻,衣衫单薄,似乎是患了病,急着走了一段便倒在雪地里。向老大上山砍柴时发现了路边的和尚。看他还有气息,就赶忙背回家。回到家中,向老大的小女儿向幺妹带着诸多的疑惑照顾着这个快要死了的和尚,在向幺妹细心的照顾下年轻和尚的身体渐渐好转。为了使和尚的身体尽快地恢复,向幺妹每日晨起便去采摘当地的高山茶叶并在山间取清泉回家亲手为和尚制作药茶,在和尚养病期间每日如此,从不间断。后来突然一个人找到向家,说是要接和尚走,但此时两个年轻人之间已暗生情愫。和尚便与向幺妹在屋后山中种下一片茶园,和尚许诺说等到茶树长成之时便是他归来的时候(当地茶树五年长成)。和尚走后向幺妹便悉心种植茶园,希望有朝一日能与斯人共饮佳茗。然而,这一等便是一生。四十年后等到和尚回到佛头山时却发现斯人已去,留下的便只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五佛崖题诗》)回到佛头山的建文帝栖守山崖在煮茶作诗中感叹人世苍凉!
从此以后附近的人便开始种茶制茶并一直传承至今。如今,福成向氏茶业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运用现代炒茶技艺、工序,秉承传统品质特色,努力开发优质茶叶、精品茶叶,引领时代茶艺先锋,并依托现有古茶树资源,建设了茶叶种质资源保护区,培育和繁殖传统的古茶树群体品种。茶是那时的茶,人已入茶,这茶便能品古人心境,赏人世浮沉!(向氏茗茶传承人尹玉芹提供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