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广播电视台Fm98.2兆赫,综合广播,现在是:说北镇!!!
说北镇·旅游14
医巫闾山辽陵(下)
在龙岗子,村民们不断发现辽墓和附葬品。1952年村民刘会宁挖土时,在一块石板底挖出一顶妃子头饰---凤凰盔。又于1991年在房侧修猪圈时,发现一个二十多平方米的空墓穴,用青砖对缝拱起来的,墓门由两个用青石雕塑的男女小孩子把守着,墓内两壁绘着彩画,两边有侧室,与耶律宗政墓大体相似。在村委会西约三十米处发现数个石人、石马头像,人们分析这可能是陵寝前神道两侧的装饰物。建筑陵墓用的黄绿琉璃瓦和花纹青砖至今还随处可见。所有这些,虽不能证明乾陵就在龙岗子,但留给后人作进一步考察必有启示。何况有耶律宗政和秦晋国妃合葬墓的墓志铭为证,这个迷自然会解开。
从龙岗子村北去一山之隔便是富屯乡新立村。俗称三道沟,是医巫闾山东麓的一个支脉。1970年村民们挖防空洞时,曾从樱桃沟后西沟沿往西挖进百米左右,发现了用大青砖砌成的城(陵)边墙,后被政府令止。如今这块地表面上下相距百米左右,有两个圆型大坑,直径约15——20米,其周围地表、梯田坝埂及小路两旁,红绿琉璃瓦、花纹辽砖等建筑用的饰件,俯首即拾。此处是在骆驼峰下的一片平地果园里。有人根据史书对景宗皇帝葬地记载“葬于先茔之东南,名为乾陵”猜测,龙岗子位于新立村之南,琉璃寺的东南,相距四公里,这两个圆型大坑及周围发现辽代陵墓时的砖瓦饰件连结起来可能是显陵所在地。
狮子岩:
这座瞭望台据专家考证,可能是为守卫辽代陵寝而建立的,锦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保存完好。它位于新立村东面,自然形成一座独立山峰,东西南三面都是陡壁,只有从北面可以攀登。当时,利用此峰修筑瞭望台,登两段甬道,两道石门,才能到达台顶,后部有三间座南面北的石筑卫士房,紧靠卫士房后为山寺石壁,有两间座北面南的殿堂,石壁上有浮雕一佛二菩萨坐像,两侧各有一侍雕像。虽经千年风雨剥蚀,线条还清晰可辨,造型端庄,刀工流畅。是当时供奉的守护神。当时,台上的四周都筑有砖墙,修有垛口。站在台前,遥望望东南县城,从县城到台下四公里,一目了然,双塔、鼓楼、万紫山尽收眼底。西北望去,可一直看到望海诸峰。瞭望台居高临下,四面陡壁,易守难攻。瞭望台南下部,有一巨石,形如雄狮,向台前奔跑,故称此处为狮子岩瞭望台。
慈圣寺:
辽代所建,位于龙岗村中间。原系辽朝承天皇太后,也就是耶律宗政的奶奶萧太后,携子圣宗及其子孙来闾山祭祀时的驻跸之地。从此可去硫璃寺拜祖降香,又可瞻仰先祖耶律倍藏书楼和高美人的行宫。这座寺庙规模大而又富丽堂皇。整个建筑,不仅有休息居住的房屋,还有储放香烛供品库房,以及扈从、车辆的停留地方。是一座面东建有南北配殿的四合套大院。大殿内塑两菩萨像。佛像已无,今三间正殿,壁画尤在。寺内原有石碑两座,一为明朝复修时碑记,另为康熙四十九年重建时所立。
而千百年来承载这座皇陵的风水宝地的富屯乡,除辽皇墓外,还有龙岗子水库、孤女坟、圣慈寺、双泉寺、观景亭、清代大才子刘春烺读书房、三道沟高丽城、冒烟洞、分税关明长城遗址、红石村太阳沟自然风光等,都是北方独具特色的旅游圣地。多年来,龙岗子村还是多家影视拍摄外景基地。
目前,龙岗子旅游度假村已经初具规模,有喜欢北方风俗、北方风味、北方特色的游客不妨前来观赏,肯定是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还熟悉、了解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品尝了风味小吃,还考察了远古及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好了朋友们,北镇的旅游景区:医巫闾山辽陵到今天就全部播送完了,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