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朝芹作品《文心墨迹》连载(四)
两方“归”字印
殷朝芹
如图一、图二所示,我曾经刻过两方“归”字印。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是两件中华民族的大事、盛事,是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的坚实步伐,让每一个国人都异常激动。作为一个印人,我当然也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想用印作来表达心中的这份激动,来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福。于是在澳门回归祖国后的几天里,我就创作了“九九归一”印(见图一)。这方“九九归一”印,整体上是借鉴了吴昌硕的朴茂大气的艺术风格,应该说是一方比较成功的印作。在印中文字的占位大小上,在两个“九”字的篆法区别上,以及印文与边框是否相连等方面做了精心的设计,达到了方正、协和、稳定的艺术面貌。当然,其中也有我特别赋予的一些思想内涵和象征意义:整个边框方方正正,四角呈圆弧形,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方方正正、朴厚大度而又谦逊有礼;上侧和左侧的边框线较细却又有透气孔,是代表伟大祖国天朗气清的意思;而右边框和底边框(特别是底边框)比较粗,是代表着伟大祖国可以依靠而且具有坚如磐石般地稳定;两个“九”字都紧紧的连在边框上,是表示香港和澳门都依靠着祖国、血脉与祖国连接在了一起;“归”字和“一”字笔画清秀、潇洒自然,这代表着香港和澳门回归之后在“一国两制”政策下和平发展的祥和前景。我将这方印的印稿投寄出去,很快就发表了。

在“九九归一”印刻好之后,我又想到了台湾同胞终有一日要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党全民和两岸同胞日思夜盼的事情,于是我又决定再创作一方祝愿台湾早日回归的大印。大约思虑了一个多周的时间,有一天突然从瓦当图案和汉画像石图文上受到了启发,决定刻一方图文并茂的圆形印章,于是便有了“归”字单字印(图二)。这方印的思想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圆形就代表着团圆,三条小龙分别代表着香港、澳门和台湾,它们首尾相连,依次回归祖国的怀抱,并在祖国实现完全统一的大团圆的美好环境里,三条小龙竞相追逐、腾飞发展。当然我在这方印作的艺术表现上也是有些探求的:中间的“归”字是主题,此字篆写得朴厚庄重,以字入印,一派天然;“归”字依靠的红土地(留红部分)深厚而又广阔,如地球,如大海,如蓝天,象征着我们伟大祖国的温暖怀抱;红土地和小龙之间还有一个颇有动感的圆圈儿,这个圆圈儿有断有连,如风云变幻,如高速运转,既像红土地的光芒,又让人们看到了三条小龙围绕祖国、只争朝夕的发展态势。另外,这方印的印材是大家很难想到的。这方印的直径大约有6厘米,这样的圆形印石当时很难买到,我便用了自造的方法,取院子里的细土加上白面粉一同混合做出“陶土泥”,再把它做成圆柱的样子,放在窗台上阴干,之后用砂纸磨平这个泥制圆柱的一头,刻了这方印。因为泥块不是石头那么硬实,用刀时便需小心翼翼,但效果却是出奇地好。我将印稿投出去,同样很快就发表了。

有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实我们的印人也好,还是书画家和作家也好,只要紧随时代,只要关注时事,只要有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心用情,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适时创作出受到欢迎的作品,创作出也令自己感到满意的作品。这是我成功创作这两方印后的切实体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是大势所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在“归”字印中所寄予的期望一定会实现。


作者简介:殷朝芹,1963年生,教育工作者,现任职于临沂市兰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系山东省宣讲工作者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兼任兰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荣誉称号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