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秦娥】说家鄉
文/李文清(北京)
北京皇城内九门之
一(朝阳门)
大都令,上书觐见承恩命,皇门警。朝阳门美,社稷朝圣。
朝阳门外商筹政,店厅酒肆人寰碰。喧嚣竞。太平世证,福寿绵庆。
朝阳门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下令筑新城,原名“济化城”后改“朝阳门”,朝阳门离京杭大运河相邻,也是南北方交通水上命脉。朝阳门内商铺栉比林立,官员客商,入朝觐见,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朝阳门是专运粮食的大门,给北京带来了经济繁盛。1956年10月9日,朝阳门城楼拆除完毕,朝阳门痕迹荡然无存。

二(宣武门)
菜市口,杀人越命悬枭首。人魂丑。宣武城内,皇城门九。
明朝初建顺承酉,刑场杀戮黄泉走,丢官首。人生邪咎,后悔难纠。
宣武门建于明代,初称“顺承门”,正统四年改为“宣武门”。崇文门与宣武门在命名上遵循古代“左文右武”的礼制,两座门一文一武,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宣武门以南是菜市口,死刑犯都是到这里行刑。宋朝丞相“文天祥,谭嗣同”都是在这被害。宣武门的门洞上方额匾刻着三个大字,后悔迟。民间称:死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