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六言诗格式我之问
浙江陈义平
六言格律四式
基本要求是:
起句可邻韵,可平可仄;对粘相称,平仄相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对仗和谐,内容承载,主题突出,禁忌孤平、三平尾、三仄尾,节奏同步,一韵到底。首句白脚红色字位,下有特注说明。
一、仄起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开句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对仗句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对仗句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合句
二、平起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开句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对仗句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对仗句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合句
三、仄起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 开句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对仗句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 对仗句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合句
四、平起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开句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 对仗句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对仗句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 合句
六言绝句格式
基本要求是:
字数相等,对粘相称,禁忌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平仄相对,内容承载,主题突出,节奏同步,一韵到底。首句白脚红色字位,下有特注说明。
一、仄起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二、平起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
三、仄起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四、平起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六言古绝格式
基本要求是:
字数相等,节奏同步,上句下句第二字相对,上联下联第二字相粘,内容承载,主题突出,一韵到底。红色字位是指平仄不论,黑色字位是分明的要求。
一、仄起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二、平起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
三、仄起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四、平起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注意几项:
律格从古体而演变,诗词歌也,格调即谱。古诗是韵脚分明,白脚相对是基本要求并非绝对,文体不同要求也不同。对于六言古诗无忌讳孤平和三字尾,则为其个性特征;对于平仄相对只是合乐章可而为,古乐府艺人创作只为合乐而作,而诗人歌词是由作乐曲者而修正的,所以古代诗人与作曲乐人是不同科目。现在是以歌词作曲,古代乐人则相反,以乐谱改歌词。《诗经三百首》和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就是收集的古代歌词本。
要模仿古人古六言创作,应当掌握是:上句下句第二字相对,上联下联第二字相粘,内容承载,主题突出,一韵到底。对于创意高低,词汇运用那是个人学习的水准……
对于六律和六绝,都是人为的设置。古人即以五音作诗词曲,又发展到格律音韵,即为文学历史所认定,我们只有学习而已……
六言律绝的首句白脚之认识,实际和五言、七言是同理论的,是与韵脚相对而言。韵脚是平声,白脚应对是仄声这是宏观原则,但对首句有特殊而例外。韵脚是平声,首句白脚可仄可平,对于适用平声作白脚时,就应与韵脚同韵或者邻韵,否则称为落韵。对于邻韵王力先生有专论…但诗词界存有不同理论认识。平声韵脚相对白脚仄声是常理,但不可犯纽。即白脚、韵脚不可同音韵,而声不同。
关于一三五不论是相对而言,二四六分明是必须的要求,就是针对音乐而设定的。对于平仄竿而言,每句诗有二个平声相连,不为孤平。对于诗句第一字平仄声可否不论,也不应绝对化定论,应以平仄竿为准绳也。
对于拗救,是现代人的遮丑布。以错将错,错上加错才为救吗???还没有找到所谓拗救的理论是什么逻辑思维。《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就收有词语条目69000余条,难道还不够百字诗词选用吗!这是知识问题而不是词汇不足也。
学习札记,纯属学理见解,敬请雅正。
2023年4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