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沿着父爱的岁月行走
张学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那里有我永远的追忆。
清明时节的雨,总是让人与杜牧的诗相伴;清明时节的风,总能令人对亲人的眷念泛青。
清明,一个缅怀逝者的日子。梨花春雨的清明,春寒只剩下最瘦的一个音节。绵绵的烟雨,又一次迷离了欲穿的望眼;如雪的梨云,又一次浓郁着怀念的亲情。
清明时节,思念的枝蔓,扬起缕缕的思绪,在清明的风中摇曳。今年的清明,由于疫情的缘故,没有象往常一样去白石洞祭奠父亲。
家中,摆好父亲那张曾经最令我自豪的军人遗像。圣洁的白巾,轻轻的擦拭过父亲的面容,却再也触摸不到父亲那生命的跳动。
望着父亲那张英俊的脸庞,蓦然间,眼里悄然涌满了一汪泪水,血液中一股浓烈的“情结”,攸然从心田流过。
殷殷的亲情,深深的缅怀,泡涨了思念,又一次擦亮昨日的记忆,牵引我走进那段溢满了父爱的岁月。
父亲,是一棵大树,在季节的轮回中选择落叶归根。父亲从一个放牛娃到一名抗日军人,从华东军区部队连指导员转业成为国家水利电力部机关干部,带着对故乡的依恋,1963年带着我们从北京回归博山。父亲的选择,使我读懂了初心致远、家国情怀。
父亲,是一团焰火,为事业燃烧炽热。我们兄妹五人,母亲常年患病,可父亲总是工作第一,即使不满6岁弟弟摔伤的那个夜晚,仍坚守一线彻夜未归。父亲的举动,使我读懂了克己奉公、敬业执著。
父亲,是一朵雨云,用甘霖浇灌成长的绿禾。政治上鼓励进步,工作上敦促实干,学习上支持鞭策。父亲的言教,使我懂得了学习上进、事业求索。
父亲,是一弯明月,真诚的播洒片片清辉。面对仕途的变迁起落,父亲引导我坦然相对,担当执著。父亲对邻居善良相待,同事、老少都赞誉他是“好人”。父亲的身教,使我读懂了忍辱负重、宽容淡泊。
父亲,是一只骆驼,全力肩负着生活的重荷。父亲五十年代,在北京月薪93元,却一贯生活节俭。在博山虽是企业单位主要领导,却常年一身中山装,很少休息周末。父亲的样子,让我读懂了艰苦朴素、俭以养德。
父亲,是一个港湾,让我们尽享父爱的温暖。60、70年代,家里人多,母亲有病,常年生活拮据。一只空瓶,父亲每周只打二角钱的酒。饭桌上剩饭剩汤,父亲总是一古脑倒入自己碗里。 记得有一次从单位食堂中,买了几块炸肉,父亲先拣大的每人两块,留给自己的却是渣渣沫沫。父亲的慈爱,使我读懂了先人后己、含辛尽责。
父亲,是一泓清泉,在岁月的风尘里依然澄静清澈。父亲晚年身患重病,企业单位经济效益差,作为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离休干部,对经常拖欠不能报销的医药费,亦从未埋怨过,从未四处找过。父亲的胸怀,使我读懂了无悔无怨、知足常乐。
父亲,是一株胡杨,用顽强解读生命的坚韧。父亲是残废军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负伤七次,却从不言残忘我工作。1979年未满60岁父亲,大病倒下,左瘫右痪22年,先后两次脑溢血、脑血栓,几次病危,几十次住院,不能自理生活。可父亲象胡杨那样铁骨铮铮,本色朗朗,从未哭过、闹过、退却过。父亲的22年,使我读懂了不屈厄运、顽强生活。
“这样坐一天,一个好人也难撑啊”!父亲这一句偷偷说给我的感叹,至今仍是那么清晰的铭记心头,不止一次让我的眼里泪花盈盈,浓浓的酸楚在心里停泊。
2011 年的冬天,第三次脑出血,无情的病魔夺走了有情的父爱。父亲走了,带着战争的枪伤走了,带着事业的辛劳走了,带着22年左瘫右痪的折磨走了。
熟稔的音容,躜行的身影,大漠胡杨般的铁骨,顽强生活的坚韧, 化作了一帧永远的雕像,默默地走出了我们的生活。
父爱如山,父爱如水,父爱如酒,父爱如火。父亲为国流血,为民服务,为家尽责,为己战疴。追忆父亲,再一次读懂了父亲。那浓浓的父爱,犹如一轮明月,高高地镶嵌在心际,温暖着我的人生岁月。
沿着父爱的岁月行走,在远逝的往事里,拣拾束束父爱的花瓣。多少年了,梦中惊醒,漆黑的恍然中,飘动着父亲的身影,总有一种酸楚难以自禁。多少次了,清明上坟,重忆父亲,总想再一次靠上父亲的臂膀,让灵魂停留在那些充满了父爱的岁月。
又是一个清明节, 清明是一个追忆祭奠的日子。一枚清明里的思念,今天又一次叩响父爱的门环,在岁月粼粼的住事里,重拾一段走远了的父爱,相逢一段难泯的时光。
无声的祭奠,最易扯动父子的情思。又一次点燃感恩的亲情,和妻采撷几束祭奠的山花,奉献在父亲的面前。
深深的亲情,缕缕的怀念,燃一柱心香,祈一串祝福,穿越阴阳的阻隔,飘向那个遥远的世界,任眼泪再一次打湿清明,打湿记忆,打湿我的心。
和父亲相处的日子,一切都不再重来,一切都不会再来。将父亲的故事,碾压成一枚记忆的枫叶,再一次珍藏心里。在今晚的梦里,祈愿能和父亲再一次美丽的邂逅,再一次留住父亲。
清明,沿着父爱的岁月行走。父亲的身影如昨,父爱的温暖永恒。愿父爱的岁月,永远芬芳在记忆的深处……
作者简介:
张学军,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教体局退休干部,淄博市博山区第一中学原校长。近年来,热爱文学,勤于笔耕,主编淄博市博山区中小学乡土文化读本《颜山孝水》,出版文学作品集《梅心竹韵》《杏坛放歌》,多篇作品在省市区级报刋、网络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