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花风起正清明》
赵娣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
唇齿间吐出这两个字,就仿佛吐出了一个烟雨蒙蒙、杨柳依依的江南。桃花初绽,莺飞草长,柳绿山青,风轻雨润,一派气清景明的春日景象。
年年艾草绿,岁岁果飘香。
清明——一个“艾”满人间的节日!每年一到这个节点,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清明节的专属美食——清明果。如果有什么食物能够代表春天,那一定非清明果莫属,它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都带着艾草初生时的清香,感觉整个春天都在嘴里绽放。 那是春天的味道,也是融化在舌尖上的相思。千百年来,清明果已经不仅是一道美食,更多的是承载了家乡的问候,唤醒了儿时的记忆……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假期,游子们风尘仆仆赶回家,祭扫逝去的先祖,陪伴至亲的家人,品一杯明前雨花茶,咬一口艾香清明果,翻开泛黄的照片,讲述童年的故事……那是一种欲罢不能的满足感,更是一种筋疲力尽时有树可倚的归宿感。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清,清洁;明,明净,在当下,明,可外延为文明。清明节,是传承家风家训,弘扬孝道亲情的最好契机。开个家庭追思会,重温家规家训,或将先人美德娓娓道来。铲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种一株新枝,植一腔缅怀,人的一生不过是一场生与死的对白。2020年的清明,浸泡着更多的泪水,寄托着更深的哀思。我们举国哀悼,纪念因逆行而殉职的战士,纪念被疫病夺走生命的同胞,铭记灾难,追思逝者。清明 ——一个读懂生命的季节!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斯人已去,心中犹念,这是一个慎终追远的节日;漫步花丛,踏青放歌,这又是一个轻盈明媚的节气。清明带给我们的不应只有思念与悲伤,更应该有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我坚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春天,有阳光,有芬芳……尤其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更要拥有对春天的希望!
怀揣着春天的希望,出发……
作者简介:
赵娣,女,1978年11月出生,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毕业于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职于乐平市教育体育局,爱好文学、书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