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逝五周年祭》
何流
【题记】壬辰初夏母亲溘然长逝,葬于西村红豆坡朝阳之地。
那年那日豆坡阳,
戴孝披麻葬我娘。
泪湿衣衫成五载,
还来坟上点支香。
丁酉五月初二
《清明祭母》(七绝)
无端风雨落梨花,
新柳如丝心若麻。
泪撒坟前泥和土,
从茲谁念我无家。
《花魂倩影》(新韵五绝)
花 落端阳日,
魂 失祭祖节。
倩 容常入梦,
影 比月高洁。
《清明上坟•步周邦彦朝云漠漠韵》(少年游)
坟头荒草乱丝丝。
何禁泪眉姿。
别来经年,
纸钱少给,
无怨子来迟。
慈恩浩荡身先去,
教我倚何枝。
暮念昼思,
寸晖未报,
羞与母亲知。
《我娘》(新韵长篇歌行)
天女下凡当我娘,
贤妻良母世无双。
兰心蕙质人称慕,
玉品莲格女中强。
喜怒哀愁皆有范,
酸甜苦辣当琼浆。
人间冷暖行看尽,
岁月沧桑辄遍尝。
青春奉献家和队,
挑粪记工换口粮。
整地修田学大寨,
一天拉土过十方。
三年跃进三年馑,
十脸肿浮十脸黄。
嗟叹文革除四旧,
查粮封柜雪加霜。
磨难欺凌浑未怕,
千斤重担弱肩扛。
爬山百里拾遗穗,
涉水弹棉缝袄裳。
落叶添薪炉火旺,
野蔬充膳度饥荒,
家中老幼无冻馁,
在外父亲心不慌。
漫道我娘千万好,
我娘堪比蜜蜂忙。
蜂累花头尚歇气,
可怜娘累未沾床。
侍奉公婆无怠慢,
叔姑如子亦情长。
起早贪黑忙里外,
呕心沥血育儿郎。
慢道我娘柔弱性,
护犊情切也发狂。
不齿恃强凌弱者,
厌烦利己损人行。
顾我衣单倒箱柜,
睨他病弱煮鸡汤。
吃亏礼让洪福在,
爱憎分明志如钢。
谁道我娘贫又困,
娘胸宽如海和洋。
行人遇难肯接济,
亲友事急扶又帮。
讳疾忌药皆因俭,
残菜剩汤吃更香。
薄己宽人泽后代,
与邻为善美名扬!
但说团聚合家欢,
勿道别离泪溅裳。
团聚围娘炕头热,
别离叮嘱满行囊。
豆菽自种细挑选,
带与儿食粒粒香。
伴母居家千日好,
离娘在外万般慌。
门前数度桐花放,
儿女成人孙满堂。
创业四儿尤猛虎,
奉公一女镇乡长。
且看孙曹学业好,
人人差胜状元郎。
兵强马壮家业旺,
如沐春风神气扬。
数度门前杨柳绿,
我娘偻背发鬓苍。
老当益壮君莫笑,
健步长城寻孟姜。
一日周公游庙会,
二天法门拜佛堂。
东湖览胜苏公柳,
西子荡舟荷藕香。
五丈缅怀诸葛亮,
钓台凭吊太公姜。
登临西岳观云海,
徒步崆峒去上香。
塞外风光收眼底,
京都美景于胸藏。
庐山云雾峨眉月,
别梦依稀倩影芳。
年高无奈寿终去,
徒叫儿孙悔断肠。
不孝迟迟无侍奉,
娘恩匆匆再难尝。
七十五载惆怅亦,
在世恨无千岁娘。
家有老娘诸事顺,
娘终家院在何方?
诚知此恨人人有,
独我情惨心最伤。
今日奉钱过十万,
与娘营奠复营殇。
厚德载物芳百世,
笑貌音容齐日长。
老妈老母我的娘,
您是儿心红太阳。
【附录】
《守灵》(新韵七律)
前日儿行娘健在,
今闻噩耗母西归。
倾盆泪作千秋恨,
蚀骨疼怀百岁悲。
不孝迟迟无侍奉,
娘恩浩浩再难回。
唯将今夜常开眼,
以报平生未展眉。
壬辰年五月初二巳时
作者简介
何流,陕西凤翔人。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后行走于陕甘宁青等地摆地摊谋生,几乎常年漂泊在外。喜欢古诗词,闲暇习作散见于微刊等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