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
蔡永秀
人到中年,喜欢删繁就简轻快愉悦,做事读书皆如是。比如读黄庭坚的《清明》,读来读去也只喜欢两句: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两句诗连起来读,也顺畅押韵得很。朗朗出口后,眼前便是一幅清明时节桃李花开浓浓的春日景象。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从古至今循环往复,是镶嵌在漫长平淡日子里的二十四朵花儿,此开彼落着。瞧,春分谢了,清明又开了。清明开上半个月落了,谷雨又开了。这样想着,心里是不是也会开出一朵朵古色古香的花儿来?
但细想来,最喜欢的节气是清明、谷雨、白露。不仅因为它们的名字婉约静美,也因为这三个节气正是春意盎然或秋意渐浓时候。而夹在仲春与暮春之间的清明,岂止是桃李们在笑啊,所有的花儿草儿们,都在清明的明媚阳光或和风细雨里欢笑着疯长着。料峭春寒早已隐入时光深处,春日融融的大自然里,一块一块的田野绿了,一池一池的水亮活了,一树一树的花儿盛开了。
几场清明雨,总会在清明时节淅淅沥沥好一阵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是杜牧赋予清明的伤感。其实,只要心是快乐安定的,又怎会在缠绵的清明雨里欲断魂?就像此刻,我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的清明雨,仿佛在欣赏一曲轻快愉悦的钢琴曲。不错,我是在这场清明雨里,想起很多令人心生欢喜的事情。好友也喜欢在轻盈飘逸的清明雨里与我相约,来一次雨中的郊外踏青。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沾衣欲湿的杏花雨,明山秀水绿树幽篁,漫步其中,风尘碌碌的身心便也清洁明净了。
而清明带给人春天的欢喜也是这样的猝不及防:昨夜还枕着雨声入眠,一觉春梦醒来,却已是天高云淡,暖暖春日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打开衣橱,在满橱的姹紫嫣红里游移不定,该穿上怎样靓丽的衣衫,才能不辜负这清明时节的大好春日呀!
如果清明是一个人,那肯定是一个我甘愿追随着浪迹天涯的人。还没到春分呢,就迫不及待与几个好友相约着,清明踏青去。与本城好友邀约着,去郊外的乡村赏梨花放风筝。与友人邀约着,清明时节去乡下看油菜花。又在邮件里答应大海边的友人,清明去他那里,做一回浪漫的诗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当然,清明肯定要还乡一次的。与亲人一起去公墓,告诉父母亲,我们现在都过得很好。回城的行囊里,也会装上满满一袋清明粑粑。那是乡下的兄妹们,在清明节前去田间地头挑来新鲜的野菜,亲手做的一种面食。吃着绵软香甜的清明粑粑,又计划着,明年清明一定去乡下,跟那些兄妹们一起,在清明的和风暖阳下挎着篮子挑野菜。这样野趣横生的踏青,只是想一想,也心生向往了。
所以你瞧,清明在春天里陪我快乐地走一程,然后,我在更绵长的回味里,等待着她来年的到来。
作者简介:
蔡永秀,女,山西平定县人,医务工作者。从小爱好文学,喜欢舞文弄墨,文章在多家报刊、 杂志发表,并多次获奖,评为优秀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