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志愿者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吉林市滨江南路学校”侧记
东北区:张强 王敏 高月丽 刘洁 报道

“穷人家的孩子好养活,几口地瓜秧子就能养活……”这是在吉林市滨江南路学校传出来的一位母亲感人至深的声音,这声音穿越时空,仿佛看到胶东育儿所里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们期盼的眼神。

为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3年4月3日,东望志愿者吉林吉林片区及东北区艺术总监、省巡网、共享策划、讲师、军训组、新闻处等73人,来到吉林市滨江南路学校,应邀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二十大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暨“清明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志愿者精心准备的“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节目受到师生们的高度赞扬。

今天志愿者带来的节目有舞蹈《领航》、情景剧《乳娘》、朗诵《精神的力量》、情景剧《红色家书》、二胡演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大型舞台剧《英雄赞歌》,整场节目反响很大,掌声雷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家国情怀的种子。特别是情景剧《乳娘》,一声声“娘”喊得撕心裂肺,当乳娘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的那一刻,师生们禁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舞台剧《英雄赞歌》演出前,主持人与孩子们进行了互动。孩子们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邱少云双手插在泥土里的情景,还有王成的一声呐喊,毛岸英、黄继光等英雄形象,爱国情怀流淌在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里,红色文化印在他们的心灵里。

演出结束后张校长激动地走上台做了深刻总结。他首先带着现场师生用最热烈的掌声再一次感谢东望志愿者的精彩表演,感谢他们带来的文化盛宴、精神大餐,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他说:“我在后面一直在观看,内心无比激动,我们滨江南路学校能够有幸邀请到东望志愿者为我们做一次专场演出,这是我们学校的幸运,也是我们师生的幸福。我们观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要把他们带给我们的家国情怀和红色的精神装在我们的心里……”他还说,通过和志愿者沟通交流后更增加了一份敬佩。没有任何报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他们却放弃了安逸,这也是一种家国情怀并教育孩子们说:今天演出即将结束,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在路上,他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滨江南路学校的精神结合这一次的演出发扬传承下去。合影留念后张校长带着师生再次用热烈掌声感谢志愿者带来的精神食粮并达成下一次进校园的演出活动。

此次演出活动让师生们倍受鼓舞。六年一班的班主任面对镜头感慨地说:“平时只是在书本上或者影视剧里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爱国精神,今天是第一次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英雄形象,东望志愿者饱满的热情激励着孩子们,在观看节目中孩子们也是非常感动,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两位学生也谈了他们的感想,“看了今天的演出我很震撼,是一位位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们的生命才换来今天的安全(幸福)……”“作为新时期的好少年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文化是最好的种子。志愿者们声情并茂的演绎,让全体师生深刻感悟到什么是家国情怀,激荡起他们爱党、爱国、争做时代先锋的热情,也激励着志愿者们继续踔厉奋发,传承红色薪火,勇毅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