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伟业《过淮阴有感》其一
赴京怅望八公山,身仕二朝趋步艰。
壮岁既无圯上遇,晚年应有竹斋闲。
早知穷达齐生死,何必优柔怯鬼寰。
多少古今嗟悔客,违心交病泪潸潸。
【注释】
(1)吴伟业《过淮阴有感》(其一):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江苏太仓市)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左庶子。弘光朝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辞官归里。入清复出仕,为国子监祭酒一年。顺治十年(1653),吴伟业应清廷征召,被迫离家赴京,过淮阴(今江苏淮安市),为诗二首。其一假借淮南王刘安升天事,抒写自己背明仕清的痛苦、愧疚与忏悔的心情。
(2)八公山:位于今安徽寿县之北五里许。据传淮南王刘安门客有“八公”,能炼丹化金。后随刘安登山,埋金于地,白日升天,故名。
(3)“壮岁”两句:圯上遇,据《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下邳圯上偶遇黄石公,得其传授《太公兵法》,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圯(yí)上,桥上。竹斋(zhāi),室外植竹的书斋。
(4)“早知”两句:齐生死,生死无别。鬼寰(huán),阴界。
(5)“多少”两句:嗟悔(jiē huǐ),叹息悔恨。违心交病,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意谓违背本意行事,会使自己身心都陷入痛苦境地。潸潸(shān),泪流不止貌。
【附】吴伟业《过淮阴有感》其一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拾九还。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