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张骞祭(组诗)
文/伍宏贤

题记:癸卯(2023)年祭祀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大典的帷幕,于清明前在张骞故里徐徐拉开……

*午时,有一场祭雨正在排练
无法阻挡,一场雨的排练
风 站在半空猛摇大蒲扇
雨 按照预案
一板一眼地走着队列
“行——” 队列缓步前行
“停——” 思念庄严肃穆

循着风的方向
飘来祭祀官的令声
细雨打湿了衣裳
脸上早已模糊不清
前行的队列 就如大漠跋涉
没有谁 能打乱雄壮的阵脚

清明时节 雨 纷 纷
一种接续 更是一种传承
我们站在雨的队列里
一叩首……把双手举过头顶
二叩首……把头颅深深低下去
再叩首……让浓浓的思念
洒播在雨雾茫茫的苍天大地

*稚嫩的诵声直上云霄
这是一群幼儿园的娃娃吧
“不,他们是我的孩子……”
刚刚踏进小学一年级的门槛
便迎来了人生第一场隆重的祭祀

《张骞颂》里有许多深意的赞词
他们还无法理解所拥有的含意
而他们一定会看见张骞行走的方向
听见两千年前那队驼铃叮叮当当的声响
他们已将手中的竹简高高举过头顶

向西而行 搏击狂沙
开拓西域 持节不失
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勇敢向前 始终如一
天空那些排练的雨
正洒落在孩子们的脸上
润泽着
又一代张骞故里人的心灵

“不使张骞通西域
安有佳种自西来啊……”
那些黄瓜 葡萄 石榴 红萝卜
早已在我们家的菜园里开花结果
*窗外,风雨越下越大
一年一清明
每至清明都有一场绵绵细雨

是张骞推开了厚重的宫门
让汉武大帝看见了外面世界的精彩
这场雨祭便从张骞魂归故里
开始起程

两千年风风雨雨
世世代代不离不弃
向西而行的探索
成就了中国人的精神风骨
刷新了世界看待巍巍华夏的眼眸
这大典岂止要等到天明
一夜的雨始终没有停歇
以这种方式抒发豪情
才是后世子孙对先祖思念的深切表达

雨啊,一场雨祭
越隆重越有气势
“坚忍磊落奇男子
世界史开幕第一人”
对凿空者的祭奠 就是要
如此隆重如此澎湃如此深刻
【作者简介】

伍宏贤,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汉中市汉台区作协、汉中赤土岭文协副主席。长诗《从长安到敦煌》入选香港《中学生选读篇章》课本。有诗文发表、入集、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