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女同事到女弟子学医的故事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3.4.4日8时16分一9的24分作
我对身边的退休的老朋友,老同事经常讲,好好地保护身体。只要好好地活着,国家就发钱养着你,多幸福地生活。我创立的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对人体全面地恢复健康,是古今中外任何医术无法比拟的,这是真的。古人用针用药治病,是药三分毒。今人用西医治病,吃的全是用小白鼠做实验制成的化学药。而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却是不用针,不用药,没有一点毒副作用。这门医术集“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于一体,简而概之,既保健防病,又能迅速祛除刚刚要发作的病,又能调理已经得的病。因此,我和弟子们称为“人类医学的第三条道路”。朋友们,同事们,或许和我相处的久了,就好像一个人在月球上行走,看见的只是凹凸不平,再平凡不过的月球表面,不再感到月球是那么地皎洁漂亮一样。他们丝毫不听我的建议。我唯有叹惜,再叹惜!
人与人是有区别的。我曾经有一位女同事,现年七十又二岁。我们曾经在一个学校工作过,相处很好。她是一名高级教师,她老公也是一名高级教师,曾经在内蒙干过学校的校长兼书记。后来,我们都是同事。这位女冋事年龄长我十七岁。这位女同事五十岁时,因校车在路上发生车祸侧翻,几名女同事全部受伤,这位女同事因坐后面,受伤最重。所以,没到退休年龄就病退了。之后,我们还是联系。她是在学校里认为我是教师中最有才华的同事之一。她退休以后,经常来找我调理颈椎和腰椎性疾病。那些年,她在社会上找别人调理,每年得花上万元。她儿子被海信委派到美国工作,有一年,她儿子肾炎,医院让他服用激素,人一下子胖了起来。我听说后,让他赶快停用激素药,我给他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调理。当他来找我时,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成了黑色。经过调理,他儿子身体终于康复了,又到美国正常工作。回国时,还特别给我带了美国的礼物。我的女同事于2020年,偶尔听说我在向社会招弟子。她跟我打电话说她也想报名学习。我说:“要学习得行拜师礼的!”她坚定地说:“我行拜师礼!”其实,我来自海内外的绝大多弟子在人间肉身的年龄都比我大,我觉得很正常。但她曾经是我的同事,总觉得有些不自然。但她非常坚定。我也就收下了她,成为我第十一期弟子之一。她从此叫我“师父”。
她听课很是认真,这可能是她作为一名老教师的素质之一,但我还是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她热爱中医,尤其是迷上了不用针,不用药的中医神经导能疗法!
她学完不久,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拯救了她的丈夫,在医院胃大出血,身上血红素只剩6毫克。胃切除三分之二。她丈夫出院后,她在家里给他丈夫调理。刚出院一星期,她丈夫腿脚都肿,她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给他消肿了。然后,在她耐心地全面系统地调理下,她丈夫的身体一天好起一天,从住院时的全身消瘦,到出院一个月就胖了起来,吃饭正常,而且饭量很大。她丈夫感激地说:“是你救了我!”她说:“是师父的疗法救了你!”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也非常相信中医神经导能疗法!
从那以后,她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给自己调理,身体越来越好!颈椎病好了!胸椎、腰椎不痛了,坐骨神经疼痛祛除了!头晃的毛病没有了,体寒的毛病祛除了!眼不花了,头不晕了!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她为自己学习了这门医术中的妙术感到骄傲与自豪!而且,结合临床实践,她写了大量的生动的真实的案例文章,肯定与宣传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成为了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坚定的捍卫者与这一伟大事业的推动者!
作为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世界研究总会中国内蒙古分会的会长,她向她内蒙的亲人与同学发出学习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建议,他们没有一个相信的。但有一个事实同学们都得相信,“挂了”的同学一年比一年多,健在的同学一年比一年少!但残酷的事实仍然改变不了整天海吃海喝的内蒙的同学们。
前段时间,我的弟子回内蒙鄂尔多斯,她回来之后,跟我电话交流了很长时间。她说,现在内蒙生活不错,但病特别多,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她一位同学,曾是骨伤医院的副院长,脑梗以后半身不遂,之前走路晃荡, 走路时一寸一寸地挪步。她当时让他学习,他不学。去年年前,“阳” 了以后,现在坐上轮椅了!而且,现在脸上、手上的牛皮癣也出来了。现在家人给他顾护工,一个月一万元,也只能照顾他吃喝拉撒。我和弟子一致认为,这种半身不遂的病和皮肤病,都能调理好!但太可惜,他当初不相信,不学习我们的疗法!
弟子所到之处,不管什么年龄见病就施以援手,悬指济世!其中,她妹妹的外孙过百岁时,患甲流发烧到39.2度,她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进行调理了26分钟,立刻退烧至37度。然后,小孩就睡着了!
今天,写出来这个真实的故事,对世人或许有个启发。

作者简介:孙述考老师: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一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