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华原创作品
党旗颂
——献给建党100周年(连载之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
曾宪华
(之五十七)
1992年
88岁高龄的邓小平
前往南方
边走,边看,边谈
姓“资”还是姓“社”
“三个有利于”是关键
计划与市场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是经济手段
西方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要大胆吸收,借鉴
强调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邓小平南巡谈话
犹如强劲的东风
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推向新阶段
又一个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
(之五十八)
扶贫攻坚
狠抓三农工作的关键
早在1994年
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
七年时间
投资1127亿元
解决8000万人口温饱
到2000年
全国农村贫困人口
锐减至3209万
592国家级贫困县
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十八大
加大扶贫攻坚
为全面建设小康铺垫
“一把手”
扶贫领导组长担
第一书记党委派遣
目标责任状签
工作队驻进村里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干
找项目,筹资金……
脚板跑翻
不少优秀干部
呕血沥血
劳累成疾
献身扶贫一线
……
2020年
全国脱贫
小康社会实现
(之五十九)
三峡移民一百万,中外史上属罕见。
沿江区域千余里,渝鄂省市几十县。
移民工程盛空前,花费时间几千天。
山东河北与上海,东西南北移民迁。
各级党政亲自抓,层层设置移民办。
中央领导作批示,安移留住是关键。
政策优惠再优惠,移民就业税减免。
规划施工一条龙,村社建起安置点。
党政领导赴县界,欢迎仪式十里远。
载歌载舞迎移民,胜过传统过新年。
杀猪宰羊团团转,美酒佳肴农家宴。
频频举杯谈笑间,支援建设喜结缘。
风土习俗有差异,相互交流技术传。
重新调整责任地,好田好土移民选。
县包镇来镇包片,对口帮扶做模范。
学校设立移民班,专场晚会共联欢。
天长日久增友谊,相互之间把门串。
少男少女芳心动,情投意合并蒂莲。
当地领导把婚证,齐心建设新家园。
娘家组团来慰问,既是感谢又称赞。
(未完待续,谢谢阅读)
作者简介,曾宪华,60儿童,中共党员,重庆市垫江县人。曾有小小说,散文,诗词,论文等散见于报刊网络平台,偶尔获小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