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俞小明,男,祖籍福建寿宁,现居上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小诗协会主席、中国小诗网创始人、《中国小诗》杂志创办者。浦东大概作协理事。2017年9月“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作评选中,荣获“百位最具活力诗人”奖。2018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诗歌合集《万物生长》。2019年9月,获第二届周庄杯全球华语诗人诗歌大赛三等奖。
【也来写一写春光】
文/俞小明
当翠绿披上金色的晨光
仿佛鸟鸣都有了金属的质感
暖风轻拂,来自枝叶间微小的震颤
并滤掉了一些嘈杂的碎片
此后,每一个春天的音符都趋向明媚
路边略显突兀的长椅
是风雨洗礼过后,风景的有意留白
总会有一段偶遇或邂逅去填补
或者,交给不断更迭的岁月
让它在蔚蓝中放飞更多,想象的翅膀
对曾经有变的抒怀
今音(雍赓)评论:
俞小明这首《也来写一些春光》其实写的是人物内心心境的变化。把这种变化赋予给这首诗歌,以特征面貌出现,就需要有一个进入角色。小说有代入感的说法和写法,诗歌也有这样的说法和写法。
于是,就把一首及其普通的诗,包装成为一首非常有影响的作品,把这个影响扎根在民间更多业余作家的印象当中。由诗歌作品和评论的对比中,看出诗歌更多的新意,比如第一段五行的人物内劲和气场,它是指能够感悟的行为与方式。
在这样的客观场景当中被析出来,由此,转换成一种情趣盎然,再传递到读者那里。然而,传什么和递什么,则由诗歌第二段的五行,分别作了个指介绍。综合两段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意识活动因果。
接下去,看题目“春光”当作所含的壮大之意。对人物来讲,主要是指神态。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神态,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春光”。在认识相通之后,接下去,每个读者都会作出自己的决定,比如,决定看完这首诗以后的自身灵魂有否触动。
之所以要这样讲,是因为“春光”它具有壮大精神力的作用。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作者为什么不去写夏光、秋光和冬光。因为,在这其中,春光要比其它几个光,来得更加生动和羡慕。对人物而言,幸福感也最浓。
诗歌两段十行,并且都是五五开的模式,这是指每段的五行相等。像这样的对衬,其实也显示了结构平衡,因为春是平衡的开始。始于三之间。这个三,如果把诗歌题目放在一起,正好是三个层次的结构形式。三足鼎立亦最稳。
作者:俞小明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