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汤
李宗益
生孩子分汤是我老家祖辈流传的习俗,婴儿出生一个月叫满月,都要为街坊邻居分满月汤。这汤实际上是一碗有肉丸子与炸豆腐的菜,外带两个白面馍馍。
那时庄户人家生孩子都由本村接生婆拾孩子(接生),有很多讲究和禁忌。产妇生产后,除在大门口外还在产房门口悬挂红布条,以防外人唐突入内。说是月子里婴儿怕生,看到生人(外人)容易惊吓。会把孩子吓出“脐带疯”得“四六风”,产妇身子(身体)虚弱,见着生人就会“冲月”,“踩奶”,压住或减少奶汁。“踩生”还闹月子病,对进入者自身也不好。家人便在大门口悬挂红布条,栓个铁钉代表男孩的男丁,栓个像一元硬币大小招财进宝或其它字的铜钱(古币)象征着女孩,多年后想想起这事,我都觉得古人是何等的聪明和智慧。各家各户差不多都去随份子送礼,鸡蛋、挂面、小米、红糖、馍镆、油炸果子(油条),也有缝制的小衣服、小鞋,极个别的送钱,一般两角,关系好的也不过五角钱。
在我四五岁满街四处疯跑的年月,常会发现生孩的主家或帮忙的婶子大娘的抬着小食盒,挨门逐户送汤,街上有人问话,口里还不停地搭讪着。“他婶子,媳妇生了个啥?”街上人问,“生了个大胖小子,或生了个小闺女”,还有的问“大人孩子可好,”“挺好,挺好,你还念记着”问话的大都是街坊邻居的女人。我们一帮孩子跟着分汤的一家一户转,还没的到人家大门口就高低不同声音吆喝:分汤啰,分汤啰!抬食盒的便推开人家虚掩的大门,这时户主早已拿着碗从屋内出来,她们一边说话一边拿出那碗汤菜倒进他的碗里,另一人拿出两个馍馍也递到她手里。
那时,这种汤菜除红白喜事或过年过节,平常很难见到。饭桌上豆角、黄瓜、白菜,萝卜等菜蔬,多半是凉伴,炒菜也是少油缺肉,无滋辣味。一年四季守着一口咸菜缸,一日三餐啃咸菜。至于缸里冒出一层白色的醭子和满缸到处乱爬肉蛆,看看就恶心,闻闻就想吐。庒户人家那管这些,徶出醭子,捞出蛆,照吃不误。咸菜吃光,腌水喝净了。我们家每次分到的汤一半端给单独开伙的曾奶奶,一半再添半棵白菜或菠菜回锅热热,全家吃上一顿。
有次,父母下地干活,我一个人在家,送汤的来到家。我看到碗里油晃晃的肉片、焦黄的炸肉、丸子和四四方方的油豆腐,下面有粉皮和少许白菜,碗上面洒着一层切碎的香菜和青蒜苗,香味弥漫屋内外。我的肚子里好象有无数条馋虫拉着我,怎么走也迈不动腿。开始我用鼻子闻,稍后将指头蘸汤放进嘴里,觉得还不过瘾,进而又连续喝了两口汤,这更把馋虫引出来。我实在忍不住,早把这汤的处置丢在了九霄云外,用筷子捞出油豆腐先是切了一半塞进嘴里,后来没动窝,一点点把肉和丸子吃了一半,怕被发现,我倒些热水放进碗里。他们回家后母亲打眼一看,就知道我动了手脚,用筷子一挑,全露了餡。他厉声骂我没出息,不知好歹,没有老大样,馋的嘴索拉不起来许多很难听的话,说着还要打我,父亲说,这事算了,今后记住就行。
三年自然灾害,不知好歹的妹妹毫无选择的来到人间,大人缺食少奶水,也不知她吃不足奶还是天生调皮,整日嗷嗷哭叫。奶奶看着生下不久的孙女,心疼的抹着眼泪,也不管她听懂不懂,边哄边说; 妮子不哭,不哭,老天爷不该这么早送你来受罪啊!满月前几天,眼看快到送汤时间,父亲脸上眉头紧锁,母亲也长吁短叹。几次见她起床走到粮缸和面缸前,平时老鼠你来我往,这时早已不见踪影,她下意识的掀掀缸又摇摇头。晚上睡觉,只听父母在他们的床上连续翻动和说话的声响,同居一室他俩说话声音小的像蚊子,什么都听不清,很多时候我与弟弟早已忽忽大睡。
有天晚上我正在做梦,说话声响搅醒了我,只听母亲对父亲大声说; ”还有四天就满月分汤了,你倒是想个办法呀!”父亲低声说: ”你又不是不知道,每月靠几斤供应的返销粮,少粮无油,户户缺粮,家家挨饿,借都无处借,我有啥办法,要不麦后再补上,实在不行就不分了,……”第二天天刚破晓,淡青色的天空还镶着几颗稀落的残星,爷爷奶奶已经起床,他们似乎听到夜里父母说的话,父亲刚推门出屋听到被爷爷叫到他那里。太阳照到院里,我洗脸时发现父亲低着头从爷爷屋里出来走出家门。大约一顿饭的功夫,父亲回来了,吃饭时他对全家说到万实老爷家,告诉满月分汤的主意。父亲说:”老人家一听咱家的想法顿时急了,手里拐杖往地下咚的一戳,倔起那银白色的胡子,瓮声瓮气对我”熊”了一顿, 你爷俩糊塗啊,分汤是千古传下来的礼数,不能到你这里就断了,让人家笑话,戳咱李家的脊梁骨,”父亲还说万实爷还答应分汤的事他来管。爷爷说,他家与咱差不多,拿什么管啊,大人们都半信半疑。
万实老爷在族中辈分最高,岁数最大,办事丁是丁,卯是卯,族里婚丧嫁娶,,族里族外相互矛盾的大事都与他商量,听他说公道话。第二天下午,三十多户李姓纷纷到我们家,有的送来半碗白面,有的送来半小勺油,还有的送把豆子或绿豆,父母和爷爷他们正纳闷。东邻顺柱大娘对奶奶说,那天上午他见平时不出门的万实爷,被孙媳妇富贵奶奶搀扶着走了三十多家李家门,八成是到各家说这事,要不李家族里能起忽啦的往你家送东西。晚饭时,奶奶说给大家听,望着我们全家一再嘱咐:你们千万不要忘了万实老爷和众族亲情。
送汤那天家里来了十多个本家婶子和大娘帮忙烧火做饭。我发现做的汤少了炸松肉,油豆腐和绿豆丸子也不如人家多,碗里也有粉皮,白菜增加了不少,两片薄薄的白色肥肉片油晃晃的飘在汤的上面,那是父亲从集上称了四斤肥肉膘子。馍馍外表裹了一层薄薄的白面,里也全是地瓜面粉,那次我也与她们一起抬着食盒到各家送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思想观念也不断更新,家乡生孩子分汤的习俗早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故乡那弥漫着分汤的情意和交往,仍然还留在我的记忆中。
李宗益文学简介

李宗益,字静轩,济南人。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麒麟读书会与作家联盟副会长、普利诗书画艺联谊会副会长,偶有作品散见于作家报、散文选刊、济南日报、山东工人报、齐鲁晚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与网络谋体,多件作品获得各级奖项。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