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散文】走在老去的路上(36)
贵州篇
世间很多的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看多了红尘俗事,仔细想想:生活也不过如此。也没有什么玄机,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也只是人的心理在作祟。
西南的冬天,并不寂寞,因为疫情,我几乎没有出门,对我而言,这样的日子也算平常。
可能是到了这个年龄的人,都相对安定了,人也就越发的懒倦,活得愿意悄无声息。
很多的人与事,消失很久,也不在意,有时忽然想起,才感叹,原来是有那么个人,或那么件事存在过的。
人生,总会有喜欢与不喜欢之分。很多人与事,或许,只是觉得怕麻烦,而从一开始便放弃,也有一种可能,彼此太相近,就会滋生抵触,但无论怎样,喜欢又如何?不喜欢又怎样?我觉得,很多时候的放弃与远离,也是一种慈悲与智慧。万事,终究是较不得真的。究了真,着了相,就越发得不到安宁。与其在反反复复中纠缠,喜怒。确实不如放弃,来得洒脱。
那天,与先生辩论善心。我说:我的一路走来,得到过很多人无私的帮助与关爱。也经历过很多的欺骗与陷井。但我始终以真善而面世。虽然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而构陷过我,那又怎么样?我不还是我吗?所以,我不计较,愿意一直率真地生活。
想起很多年前,有一位朋友来告诉我,当时有一个权重位高的人,在背后议论我的不是。朋友很气愤,觉得该人很小人。
而我听后哈哈大笑。友人诧异问“你难道不生气”?我答:生气,刚一听说,杀他的心都有,但一转念,便笑出声来了。
友问:何故?我答:你想想一个这样的男人,都挖空心思来编排我,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惧怕我,怕我比他强。他已经输得需要用谎言来维系他的人生了,难道,这还不够悲哀吗?一个这样的男人,如此惧我,我生气作什么?友人听后,恍然大悟,口中连连说;“是的,是的”。
是啊,这世道,尽管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但也未必那么坏。我相信因果,所以不敢心生歹念,因为有敬畏之心,所以,真善而为之。
而先生认为:善良一旦被歹人利用,就会滋生很多的麻烦和恶果。让我谨慎为之。我答道:我为我所为,遵从内心,做任何事,天地皆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即可。我愿意就这样处世为人,对家人,朋友,皆是如此。我不欣赏那种:“比君子更君子,比小人更小人 ,遇魔生魔,见佛是佛”的生活理念。
大千世界,许得一方天地,无论怎样,终究,还是要自己去获得智慧,用以,安渡此生。切记:莫轻易外求,这世上,有求皆苦。赏景如是,写诗如此,谁,又能奈何?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