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酽茗香,喝过量,不思眠,伴宵更。
拿过手机划开微信,见微友芸芸中一点绯,似民国才女写的,红得像“墙上的一星蚊子血”。看网名,是一位比较聊得来的,便点开对话框。
“就清明了,打算回老家?”那边问,问的时间已经蛮长了。
“你呢?”
虽然不想睡觉,可也不想闲聊。我揣度对方定然早已魂游梦幻,便将这简略信息发过去,纯粹是装饰,以表礼貌而已。
刚想转换去浏览头条时事新闻,谁知那对话框立时就飙出文字:“我明天就回。那么多年新冠,害得总是迢遥望祭。今年放开是机会,不回白不回。”
越是认为不会发生,就越是发生了,可恨的“墨菲定律”。
“哦,那预祝你一路顺风,旋归惬意!”
鲁迅先生的教诲:多论别人,少谈自己。为了怕对方追问过来,我便匆忙转移话题讯问过去:“你回去正好赏桃花哦,要不要给与祈祷走桃花运?”
记得他曾告诉过,他老家丘陵绵延,他家就种了十几亩夭桃树。
“听家人说,花都凋得不像样子了,结小桃子了。”小停一会,“再说了,那些姹紫嫣红,俗花贵卉什么的,是你们舞文弄墨者才看重。我们,一门心思只挣钱……”

人很健谈,我若再回信息,就怕要聊通宵了。于是,就没再理会。
听着外面春雨的大声带小声,时不时地看看对话框的独白“相声”,不知不觉中,一种莫名的思绪似乎跟着那些文句在心中慢慢萌生。
他还在发过来:知道他要回家,几个烂友要钱行,于是就响应消费的号召,进小酒店开大桌。终于没能忍住,有点过火,请客就差钱,所以,只好又回归到AA制结数。
喝酣唠多,说话啰嗦;渐渐地,语气由坦率过渡到带出些愁苦来,终于滑落至“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的地界。
我一直保持隔些时看看,没有理会。可是我也无心看头条了。做客他乡,同是天涯沦落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一方的愁心,一方的同情,自然而然的交溶起来,达到饱和状态再结晶。
而且,对我来说,看着新春已过,老春来临,就更挑起那敏感的神经。重新读了读杜云燕老师白天发来的她写的《江城子》,趁着茶香熏蒸,灵感涨潮,就也用江城子词谱,填出了下面的一篇……


调寄·江城子(龙谱 苏轼体)
暮春叹
连振华
天巡地转又深春,
日绯云,月泠津。
远近高低,浑见谢芳尘。
丛翠娇莺吟别绪,
声阵阵,恨殷殷。

无情宿雨虐花魂,
气旋熏,水流芬。
黛玉神知,再次复啼痕。
灿烂韶华挥手去,
追梦境,怅孤存。

2023.03.28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