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汇集丰富资源与功能,助力教师发展
在浙江省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每到期末,学生都会收到一份绿色评价报告单,提供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德育成绩、心理成绩、职业倾向分析等八大类数据。根据这些“数字画像”,教师从中挑选出适合技能大赛的“千里马”,教务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帮扶。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七中学(大方天河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周沙感慨:“课上全程录制分析,生成课堂教学能力测评报告,为我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原来在课堂上,她只能对学生给出“你真棒”等简单评价。如今,通过智能设备的报告分析,周沙能准确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更有针对性地表扬学生的闪光点。
数字化为教师发展赋能的故事,在全国各地涌现。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取得良好成效。
在助推学习上,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扩大优质资源共享覆盖面。“在家就能看到北京、上海特级教师上的课,真是太棒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平台浏览总量急剧上升。
在助推教学上,教师们在“云端”也拥有了抱团前行的“组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师研修”板块上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截至2023年2月22日,共开通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25个,半年多来,这支“国家队”培养带动2500多名区域骨干教师校长,直接辐射影响5万多名教师校长,工作室共享优质资源浏览量超过100万次。
在助推管理上,“高效、精准、便捷”的服务越来越多,尽显数字化优势。例如,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继续拓展功能,支撑教学成果奖在线申报、“特岗计划”等业务,提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师数字化学习平台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服务等。
在助推服务上,“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得以实现。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从教师教育、教师发展、教师管理和教师素养提升多个维度,积极推动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使用,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放管服”改革。
持续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
数据驱动、以学定教……数字化正在推动教、学、管、评、考、就业各个环节的改革走向深入。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推进教育数字化正呈现由点到面、蓬勃发展之势。2022年4月和7月,教育部部署开展两轮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地方和学校试点工作。多地把国家平台资源常态化应用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应用国家平台的积极性持续增强。各试点单位在向国家平台提供优质资源的同时,还大力加强特色资源开发,资源建设供给越发主动。例如,江苏向国家平台提供苏教版、译林版、人教版优质课程3400多节;四川汇聚川剧等特色资源,平台新增各类资源4000余个。
教育数字化之路已然开辟,数字化更应成为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教育部擘画新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