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战略部署。教育数字化战略对教师队伍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
近年来,教育部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有效供给,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构成“一平台两系统”的建设架构,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一条新时代的强师之路展现在眼前。
架构好用易用数字化基建,服务千万教师
如何实现因材施教,如何上好网课,如何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师生?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数字化成为撬动教育新变革的关键杠杆。
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开启了智慧教育的新时代、新赛道,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来到了新关口。
进入平台上的“教师研修”板块,思政师德、学科教学、心理健康等内容映入眼帘,内容不仅满足“五育”并举的教育教学需求,还涵盖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三横”,以德育、智育、体美劳育为“三纵”。目前,基础教育平台建有资源4.4万条,职业教育平台接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173个,高等教育平台汇集2.7万门优质慕课,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已基本建成。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从国家到地方的数字化基建让教师们“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国家平台有优质的课程资源,有教师研修和教改实践经验;上海市级空中课堂有聚焦重难点的‘名师面对面’;区级平台有智能作业……”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教师唐晓峰说,“这次线上教学,我和同事们明显感受到了更给力的‘环境支持’,不仅网络更加通畅,可以选择利用的数字教学资源也更丰富了。”
不仅是量多面广,数字化赋能也让资源“活”起来。教师学习的获得感、实效性可以量化为一组数据——2022年暑期、2023年寒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分别组织开展教师专题研修。暑期教师研修按照“通识+学科”设置8门课程,专题点击量超过13亿次,各级各类教师参训超过1300万人。寒假教师研修中,共有1372.56万名教师进行学习。
“这次研修依托网络,不受时间、空间、条件限制,时时处处都能学习,对于我这样的‘新兵’来说,恰是一场及时雨。”山西科技学院教师闫婷婷参加“寒假教师研修”后有感而发。
如今,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升级,实现全国教师个人数据的存储与更新,推动教师队伍管理数据联通、应用集成,实现一站式管理,支撑教师管理决策;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继续完善功能,多维度推进数字化服务,实现“简政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