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开始,组织上把联络地点设在她的家里,同志们一到,全家都忙活起来。刘玉芳烧水做饭,孩子们出去放哨。她还给那些终日为革命奔波的同志们买布做衣服,那些经常到她家联系工作的同志,几乎都穿过她做的衣服。为筹集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她先后卖掉家中的八亩土地。后来中共冀(冀县)枣(枣强县)工委在她家设立了地下印刷所,刘玉芳负责装订。虽然她不识字,但是耳濡目染,对革命的道理懂得越来越多,胸襟越来越开阔。1937年8月,国民党军队向南撤退时,在邻县枣强的一个农民家中留下了三支步枪。那时候抗日武装正在壮大,人多枪少,太需要这三支枪了。组织上摸清情况之后,来同刘玉芳夫妻商量,告诉他们,要想拿到这三支枪,需要三百块钱。用不着讲什么道理,刘玉芳夫妇明白这件事的意义,当即表示:“多少钱也要买,卖了房子也要买!”他们卖掉祖传的十二间房,卖得500块现洋,用其中的300块买下了三支枪。在刘玉芳的支持下,丈夫胡灿章带上三支枪去太行山,参加了八路军。望着丈夫的背影,望着过去属于自家的房屋,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党的事业,家产算什么。
在生死关头,她宁可咬碎牙也决不屈服。丈夫走后的第二年2月,刘玉芳生下了第三个孩子。产后仅十天,她也离开家,到南宫担任了八路军冀南区妇救会宣传委员,走上抗日第一线。1939年2月,日寇占领了南宫县城,刘玉芳随冀南区党政机关一起,撤退至威县农村,坚持游击战争。1940年深秋,刘玉芳住在宏曲村,因为汉奸告密,她被日寇逮捕关押到威县城里。棍棒打、皮鞭抽、灌辣椒水、踩肚子,敌人对这位柔弱的女子用尽酷刑,轮番审讯十多天,刘玉芳始终坚不吐实。八路军在哪里,共产党在哪里,半个字也没有说。最后,经过组织上努力,由宏曲村村长出面担保,说刘玉芳是自己的妻妹,是由冀县来威县探亲的,并给汉奸送了钱,刘玉芳才被释放出来。这个面容清秀,在许多人眼里似乎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共产党员,面对生死考验,从来没有眨过眼睛。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一些敌视共产党的人蠢蠢欲动,当面威胁刘玉芳:“摸摸你头上的脑袋吧。”刘玉芳轻蔑地一笑:“看看谁先丢了脑袋!”
只要是党分配的工作,不论做什么事,她都用心做好。今天的人们听到“锄奸反特”,一定觉得非常神秘。没错,这项工作不仅神秘,而且惊险。1942年秋天,经历过“五一大扫荡”之后,我们迫切需要打击那些认贼作父的顽固汉奸,净化抗日环境,振奋群众精神。组织上把刘玉芳派回冀县一区担任组织委员兼妇救会主任,负责几个村的锄奸反特工作。那是抗战最艰难的时刻,碉堡林立,敌伪猖獗。别说锄奸反特,能保住自己的安全就不容易。刘玉芳胆大心细,她以串亲戚的名义,走村入户,搜集线索,核实情况。确认无误后,将情报转告敌工队,由敌工队实施锄奸行动。其中伏家庄汉奸胡大盛出卖过两名八路军战士,并向敌人密报我抗日村长胡广民,导致胡广民遭敌人围捕,投井牺牲。我敌工队召开了附近六个村庄群众参加的公审大会,处决了胡大盛等罪大恶极的汉奸分子,大快人心,极大震慑了敌伪人员。“打败日本强盗”怒吼声再次响彻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