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贤访智谒圣者

2023年3月13日,与窗友方岩约定去醴泉永康医院(颐养中心)拜望心仪已久的阎纲老师。去年微信群里老人看到拙作引起关注,又经方岩说项,为我赠书签名题词,但是从未谋面。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坛宿儒,首善之地,六十年光环罩顶,却又在耄耋之年远离京畿,返回乡梓,如紫气东来,似祥云驾归,富甲一方文苑,如后稷教民稼穑,播撒文学良种,奖掖后进,广开贤路,扶持俊彦,乐见其成。在礼泉乃至三秦文化界光前裕后,可谓功德无量,真乃贤德导师!贤者,为人善而有德,公正无私,知书辨礼,通达贤明。老人为我题词“用笔酣畅”,落款称“大平先生”,“壬寅冬,阎纲九十一岁”,又送一套《醴泉文史资料》(阎纲专辑)四本,厚作书枕,还有《长长的话 慢慢说》,均签名留念,令我惶恐不安——先生鹤寿松龄,竟然纡尊降贵称后辈“先生”,虽为书面惯用之敬词,亦令我汗颜,更令我敬仰!

正是去岁隆冬阎老题词及对后生不吝赐教,我对先生不免心生谒拜之敬意,伺机前往。讵料疫情形势正紧,无法成行,便与方岩约定另择吉日拜访。谁知又是匆匆几个月过去了,老人耿耿于怀,便又捎话带信让赵晓萍老师转告我,节后可去取题词。赵老师也玉成其事,通知了我。其实我也在春节前,暂时寄居女儿家时,去过两趟永康医院(颐养中心),因为距离仅仅数百米。有一次竟登上二楼,在楼道踅摸到阎老门前,隔窗翘望,鹄立伸颈,怦然心动,窃生慕意,希冀奇迹发生——阎老门开,我当排闼而入,虽有不恭,激动之情谅阎老当能理解,如愿以偿!然而最终“游园不值”,惆怅之余,想到程门立雪的故事,又想到叶绍翁因游园不值却留下千古名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李白《寻隐者不遇》又吟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禅句,贾平凹更是游华山三次至山麓而不登临,人问其故,答曰存一丝神秘念想(悬念)耳,岂不更好?缺憾往往犹如维纳斯断臂更有美感,这就是缺憾的美!又联想到魏晋之“雪夜访戴”,王子猷雪夜忽然心血来潮,想起朋友戴安道,于是乘船经宿方至,至门前而不入,掉头折返……如此浪漫,乘兴而往。想到此心结顿解,兴尽而归。

阎老可知一个私淑弟子登门拜访的心情与联想?增加一个崇拜者——粉丝,也许与主人无关大碍,甚至浑然不觉,但是对于一个朝圣之人却是难释情怀!我记得在群里,第一次冒昧造次,给阎老发出信息——“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阎老反应何等之快:你可以是李白,可我不是韩荆州啊!我此时只能说您是智者,反应敏捷,幽默有加,更加深了我对老人的敬意与仰慕之心,也产生了急需先睹为快的欲望!一位高深莫测充满智慧的神级人物!

九点钟,与方岩汇合永康门前,及至方岩引导,拾级北二楼,登堂入室,终于见到高山仰止的主人——阎老了,只见他正在伏案搦管,为赠送书者签名,经方岩介绍,阎老探身与我握手,端详片刻,忽然开口道:噢,这就是大平,人和名字终于对上了,有傲气,是个有傲气的人(物)!
我此时下意识双手作揖,给老人行礼,“阎老,晚辈给您拜个晚年”,晚年当然一语双关,想必老人明白。
我仔细打量老人家:身材高大,面容清癯,犹如杜甫,精神矍铄,仙风道骨,似有魏晋风骨,身体硬朗,如松如竹。
态度和蔼,声音柔和,侃侃而谈,不拘礼节!我原来紧张的心情顿然而释!我来时问方岩,初次见面定当备厚礼重金,否则失礼,谁知窗友连连摆手,示意大可不必,搞不好适得其反,惹老者不悦!噢,原来如此,尊敬与景仰油然而生,贤者形象巍巍然矗立心中。

初次见面,阎老竟然如此评价我,令我吃惊,莫非是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席上的一句话,惊掉刘备下巴,吓得他手抖失箸?此时我暗暗吃惊,不知所措之时,老人补白一句,“有傲气,有个性,文人共性,我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一字褒贬,春秋笔法,这不是圣人之独有的故事?同时也立化我的尴尬,我更加佩服,五体投地地服膺!阎老阅人无数,兼之也有观相之能,或听其言,或察其形,或闻其声,或……一语破的,不输顶神(本地对有特异功能,能预测吉凶祸福的人的专称)。
接着老人又自然问方岩,大平和你什么关系?方答,我们是醴泉二中文班同学,还有(曹)文源,当年我们在史德一起创办新星诗社…不等介绍完毕,阎老即刻冒出一句经典:三剑客!三剑客!文坛三剑客!

我又汗颜,真的汗颜!曹文源已经闻名遐迩,著作等身。曾经于1986年最早在醴泉县南树文学大纛——创立“新星文学社”,风起云涌,搅得周天寒彻,各地文朋诗友纷纷蜂拥,一时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咸阳群艺馆馆长梁澄清,全国楹联协会会员,兴平楹联协会会长张过,咸阳作协主席硝石、秘书长李春光,醴泉县文化馆馆长张廉……或亲临成立大会现场,或发来祝贺电,或题词或吟诗作赋,轰动文坛,一时传为佳话……方岩耕耘文坛四十余年,作品丰赡,醴泉县文学界人士几乎都和他打过交道,互助相扶,浪迹文坛,最近又跻身中国散文学会,可圈可点,可见其实力与影响!相形见绌,自惭形秽,我乃普通一介书生,怎可与贤者齐?仅仅是当年参与新星文学社的组建而已,阎老将我与之等量齐观,并驾齐驱,实为抬举与错爱,不敢同日而语!
和阎老一见如故,成忘年交!窃以私淑弟子暗许,不知阎老可否接受?其弟子云集京华,冠盖朝野,绵绵六十载,桃李满天下,就连当年的陈忠实,路遥,贾平凹等一流作家都是他的学生辈,如今醴泉后学名进,俊彦辈出,凤翥龙翔,蔚为壮观,阎老当欣欣然而为桑梓骄傲。《礼泉作家记盛》中,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璀璨夺目,他们是醴泉文学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光前裕后,踵事增华,文脉赓续,因而阎老抢救式发掘人才,宣传人才,激励人才,推广人才,培植人才,提携新人,编撰了《醴泉作家纪盛》,自费出书上千本,业已告罄,目前正在编写续集,人才济济,出乎预料,多多益善,何乐不为,李世民当年网罗天下才俊,仰天慨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矣,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岂不乐哉?

这也是阎老喜不自胜的感怀吧……这是醴泉县文学文化的幸事,也是阎老乐见其成的盛事!
随后阎老又谈及文学创作的专业及术语 :文学创作需要大量阅读作品, 包括古典小说诗词等,《红楼梦》是古典文学的巅峰,需要读几遍——五遍,这是毛主席在中央的领导会议上讲的,不仅文官要读,武将也要读,读五遍才能有收获!许世友硬着头皮去读,当然效果不佳,没有他人理会的深!我们普通人当然指的是文学作家读读还是有好处的,汲取营养嘛!(惭愧,本人读了几十年也没有完整读完这部巨制,当然就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豪气与浩气了)
我记得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决不能战胜敌人的!赳赳武夫是不能成为战略家的!
阎老的文章修养及博学当然与《红楼梦》不无关系,厚积言有物,多练笔生花。天远云自淡,海深水无声。官大脾气小,寿高态度和。原以为阎老鲐背之年加之京城下来的邑乡耆老,必有架子,或者那种居高临下,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可是如今面对真人,却并非如彼,真是小人度君子,夏蝉语冬松!
阎老忽然提到我最近在群里发表的一首诗歌

《午食搅团感悟》“一江赤水向东行,四渡迂回惊蒋公。慢咽细嚼如抗美,鲸吞蚕食似围城。
糊涂稀饭匀抟搅,调料美汁伴爨香。混沌当初溯源上,乾坤未定此模样”。这首诗有感而发,信口胡诌,不意被阎老看见,如发现新大陆,大为激赏,不吝溢美之词,令我诧异,说这首诗接地气,很有生活气息,“凡是好作品都很有生活的浓厚趣味。意象情趣,有生活来源,就感人至深,印象深刻!你的这首诗比其他诗意境好,内容好,再照顾到形式美就更好了,宁可诗歌少而精,不要多而粗,粗制滥造就不好了。宁缺毋滥嘛!还有就是通过诗歌看来你有生活的创作基础,有构思的源泉,意象情趣就是要有生活的意境,有创意,要有形式,具有表象的立体感,如此才最后达到情趣,有了情趣人们才喜欢读你的作品。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要注重“兴观群怨”,作品不仅仅有阳光、歌颂,还要有“怨”,我认为“怨”很有必要也很重要……老人家评论的正是孔子当年对诗经的艺术形式与社会功能的总结,怨者怨愤、刺政也,怨而不怒,也就是不要愤青,不要一味指责谩骂,要为政治和领导层反映揭示社会的现实矛盾问题,指出存在的弊病及其解决的具体办法方案,如此也就是文学作品的一大功效贡献!
老人家对我的诗歌不仅关注到而且进行了点面研究,见解独到,不落窠臼,不吝夸赞甚至溢美,观察多么入微,分析如此精辟,又由此生发无限联想和评论,完全不是普通的九十高龄的老人的思维导图。在与阎老横谈纵论中,我觉得有种与老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他的话锋,他的幽默,他的思维,他的兴趣我都能欣然接受,引起共鸣!也许是心灵感应,也许是文脉相通,也许同是醴泉血脉相连的缘故吧!

又在不经意中老人透露一条消息:我打算写一点李白杜甫的文字,他们都是唐代的双子星座,奇迹般相会又奇迹般客死他乡,且都在湖南湖北,长江江上,一代诗仙诗圣不期而陨落,偶然?必然?毛泽东生前最喜欢李白,但是后来几次去了成都杜甫草堂参观,触景生情,感慨良多,为其人格及诗歌的魅力主要是身居茅屋,心系天下,关心人民疾苦,忠心国家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打动,于是晚年也转变看法,喜欢上杜甫,忠君爱民,殊为难得!为此还发生了毛泽东与郭沫若对此二人的不同看法,郭沫若与鲁迅之间也有些掌故……
老人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语言平和却又滔滔不绝,玉斛倾倒,珠玑满屋,琳琅满目啊!我不禁生出此感慨!
一位九十多高龄的老人还要研究学问,笔耕不辍,我辈小他两轮多年纪,竟然无此鸿远之志,坚强毅力,实在愧怍啊!
不知不觉与阎老交谈两个多小时,聆听謦赅,如沐春风。其中还有个插曲,当初见阎老,也就是我作揖时一个不经意间的习惯动作,可能以手指指向阎老师的举动引起方岩的察觉,他大惊失色,忙以眼色示意我这是触犯逆鳞的危险行为,吓得我犹如酒醒,后来我观察到并未引起老人不快,或许未能察觉,或许云襟宽宥,瞬间发生,过后难忘!

孔子见到老子,老子对其春秋褒贬,寥寥数语,后来孔子出告诉弟子,老师是龙一般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圣人啊!
此时我们怕老师受累,作告别状,阎老期间书赠签字多本,他和我们下楼去工作室给几个人题词,我怕老人行动不便,不料他举止轻盈,坚持自己行动,我还是搀扶着,实际仅仅是形式而已!“吾老矣,吾将去矣”,这是老人家曾多次发出的感慨,然而 泰岱鸣凤鹤,世乱能全远大志;风霜厄松柏,岁寒犹见高洁心。老人的精神与品格犹如红梅青松,永不凋谢!
工作室在楼底下西边,文房四宝伺候,老人如椽大笔空中飞舞,其中就有“光前裕后”的题词,我很喜欢这个充满阳光正能量的成语,它是青出于蓝后来居上的社会发展规律,又是对一代英才的褒奖与鼓励赞美!
阎老师给方岩题词“意象情趣”,充满诗意与禅意,也揭示了文学作品的因与果!
临别老人将方岩曾贽送的礼物——槐花蜂蜜又小心翼翼完璧归赵,说了一句“方岩家境特殊,是个诚实人,老实人!方岩是个老实人,大平不是不老实!”这句话妙趣横生,真是意象情趣的最好诠释啊,想不到老人最后竟然以此方式为我们的初次见面作结,充满幽默,圆满成功!
最后又想起紫气东来的老子骑青牛自东方来,作《道德经》五千言而在楼观台布道天下,訇訇雷音,震古铄今,传播九州,道非常之道,名非常之名,厚德载物,博大精深,开辟先河,独树一家……每忆及思绪万千,不觉浮想联翩!
握手道别,阎老手暖掌热,温润如玉,犹如尼克松当年握住毛泽东主席的手的感觉,绵软温柔,慈祥可敬!我反复叮咛,阎老多保重,祝您如苞如茂,如松如竹!您的健康就是我们晚辈及同道同仁文学界人士的幸甚!老人颔首会意,满面春风!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与阎老晤面,获益匪浅,岂止收获读书十年之硕果,与贤者言,可以明天下事理,与智者言,可以懂人生三昧,与圣者言,可以通宇宙奥秘!毛泽东延安与他人多次晤对成为历史佳话,阎老,何时再有机会趋庭叨陪向您讨教?
那就以探贤访智谒圣者作题目吧!(王大平2023/3/14草于陋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