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志愿者在长春净月潭爱国主义学雷锋教育基地参观义演纪实
东北区:张强 刘红羽 刘洁 王敏 报道

雷锋是一个名字,也是一种精神,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种美德的坐标,是一面永远光辉的旗帜! “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那悦耳的歌声传承至今。3月,《吉林名人》杂志社、吉林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东望志愿者吉林团队一起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学雷锋基地。

2023年3月21日,东望志愿者吉林吉林片区、长春片区及巡网、东北区艺术总监、共享策划、军训、讲师、新闻等部门共161人,来到长春净月潭爱国主义学雷锋教育基地,一场别样的宣传学雷锋活动拉开了序幕。

此次活动是应CCTV爱华春晚吉林站总策划陈忠与志愿者王心兰沟通并组织了这次活动。上午9点50志愿者主持人首先隆重请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大使、雷锋精神传承人、现任雷锋班荣誉班长王显胜,志愿者为他配戴红领巾并献上献花,接着王显胜同志作了重要报告,阐述了雷锋生平事迹,随后全体人员怀着崇敬心情参观了雷锋纪念馆。
在纪念馆笔者有幸采访了王显胜班长。他说:“雷锋是处处助人为乐,是大公无私的战士,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小到大雷锋就是我最崇拜最尊敬的老班长……”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位雷锋精神传承人的心声,他与东望志愿者进行了深入沟通 ,一定携手把雷锋精神传承。在观看演出时一直站在红马甲队伍边上观看并主动和演员合影留念,体现出新时代雷锋形象。

张喜武,75岁,从军在抗美援朝39军116师王牌部队。从上午听报告会再到下午的演出,一直陪同大家到宣传活动结束。张老胸前挂满了奖章,慈祥的脸上挂满正气,他对志愿者表演的节目给予高度评价,一个劲地叫“好”!笔者与张老进行了深度沟通说:这个社会太需要雷锋,太需要志愿者了,一定要把社会风气扭转,让雷锋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CCTV爱华春晚栏目组王振磊及爱华春晚栏目组吉林站站长陈忠也接受了笔者采访,他们对志愿者的公益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的文艺演出表示赞赏并表示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志愿者们面对镜头也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更好地节目展现给社会,把雷锋精神赓续传承,让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

“我,李大钊牺牲时38岁!我,赵云霄牺牲时23岁!我,陈觉牺牲时25岁,我,杨开慧牺牲时29岁!”一封封红色家书穿透时空、一声声“亲娘”至情之深……下午1点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正式开始。志愿者表演的军旅舞蹈《接过雷锋的抢》拉开了演出的序幕。“迷彩服、红马甲”随着音乐不断地变换队形,饰演雷锋同志的演员向人们挥手,恍惚间感觉雷锋同志又回来了,带着他的班,带着他的精神,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回到了那个年代,整个舞蹈代入感极强,给人以震撼的力量,就连看热闹的两个小朋友面对镜头也自动地打个“立正”。之后又有情景剧《乳娘》《红色家书》、舞台剧《英雄赞歌》、舞蹈《领航》《再唱洪湖水》、二胡独奏《赛马》等优秀节目及宣讲先后亮相,感情真挚的演绎,形象逼真的表演催人泪下。《雕像·红杜鹃》及长春片区带来了舞蹈《吉祥欢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让人们仿佛看到了井冈山上的杜鹃正艳丽地开放!他们惟妙惟俏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在大气的腰鼓舞《爱我中华》中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新时代新征程,延续雷锋精神、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弘扬英雄事迹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是让人们的生活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们正沿着这条路踔厉奋发,毅勇前行!雷锋精神将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永不褪色。
附:此次活动志愿者们付出的不单是时间,而且连路费都是自掏腰包,有的演职人员为了让节目效果更好,特意租了礼服……维持秩序的志愿者站在舞台两侧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舞台上摔了一跤又一跤的演员令人感动,叫人心疼……感谢所有默默付出的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