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3)》「飘舞的剑」(3242辑)

晨间寄语
昨晚,一段中央主席的车队在莫斯科奔驰的视频,十分引人注目。中国“红旗”车更加抢眼的同时,让我回想起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部分谈判内容。我看过那篇报告文学,其中,美国务卿基辛格提前到中国,曾经谈判尼克松的坐车必须从美国空运过来,而周恩来总理坚持:国事活动必须坐我们的“红旗”,旅行观光坐什么车“由”他们。周总理说,这条原则“必须”固定下来。当然,不得不说,尼克松是个很有远见的、少有的美国总统,为了达到开启中美建交的目的,答应了我们的相关条件。如从机场到国宾馆、出席欢迎仪式、首度到达北京的乘坐等;而乘坐他们自己的车如游八达岭长城,参观北京郊区人民公社等。
由此看出,我们的毛主席那一代领导人,在国格、民族气节等原则问题上,从来都是不会让步的。包括后来沿用了几十年的“海峡两岸”、“一个中国”、“上海公报”等等,都是坚持固定“中国立场”和中华民族“自尊”。让尼克松在欢迎仪式上,亲眼看到“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大幅标语。欢迎你,是因为你是客人。藐视你,是我们的政治坚定,是我们的国际大战略,谁也别想动摇我们坚强斗志和政治立场!这是历史上的重笔,同时也在告诫国人,那一代领导人的高风亮节、民族精神和道德品格。
借鉴历史,在低调中彰显大国外交风范的突出闪光,不经意间,不是“红旗”有多么华贵,而是一个民族的崛起!作为一种政治卓见和国家象征,“红旗”不是奔驰在莫斯科,而且耀眼全世界。相信美西方一定有深刻的“心得”和“感想”。我虽一个小老百姓,但是看了会会心地笑,老拜登可能就笑不起来了。
视频上,莫斯科大街上的所有车辆,都跑得很欢,评论区有句话:全民开道。这是说,全莫斯科的人民都在为中央主席开道,也是俄罗斯人民在为中国人民开道,为和平使者开道!
外交,不仅是词令、原则、立场、礼节、雄辩或谦让…,更讲究艺术、内涵、寓意、远见和未来、目的和战胜等等。俄乌战争打了那么久,遭殃的是两国人民,动荡的整个世界,谁也不想被拖入战争泥潭,中国人民爱好和平,还有自己和平统一的使命。敢行大国担当,稳定世界格局,惟我华夏。中国人的心声:中国,雄起!
新的一天,早安!
2023.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