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敌特打出的信号弹(照片来自网络)▲
入越还不到一个月,准确一点说应该是1965年11月初的一天晚上。记得那晚,月亮很圆,月色金黄,月光泼洒在安沛的群山峻岭间,把脚下的山路照得明晃晃的。那时我们铁道兵58团4营的13、14、15、16四个连队的营地依傍刚刚开始修建的越北7号战略公路自北向南一字排开。我们15连与兄弟的14、16连各相隔约一至两公里的山路,离14连近一些,离16连稍远一些。
敌机空投降落伞(照片来自网络)▲
应该是那晚的九点多钟,在一阵防空号声中,传来敌机的轰鸣声。全连上下所有营房的煤油灯“唿”地一起熄灭。战士们有的跑出屋外想看个究竟,有的屏住呼吸静候我们柴绍连长的下步命令。月光下,一架敌机在16连营区上方的空中,低飞着,盘旋着。忽然在靠近16连的山顶上,“腾”地飞起一发红色信号弹。敌机看到目标,转了一个小弯飞了过来,抛出一顶不大的降落伞,伞下似人似物地坠着什么东西。只一会儿的功夫,敌机飞走了,降落伞也不见了。
针对敌情,杨兆德营长命令16连全体指战员包围那个小山头,命令全营的重机枪班全部出动,抢占各连营地周围的有利地形。奉命,我们15连的三挺五三式重机枪在齐水寿副连长的带领下,来到刚挖掉一部分山体的7号公路上。这里地形开阔,能见度好。打时瞭望的空域大,捕捉目标快;撤时临近一个小山沟,钻进去任凭敌机轰炸扫射,自有天然屏障。月光下,齐水寿副连长提着手枪,在空地上来回踱着脚步,他不时地低头看看左手腕上的手表,像在寻思着什么。那时,我们没有临战经验,还以为齐副连长能掐会算,能算出下拨敌机到来的时间。大家都紧张地进入了战时状态,随时准备扣响扳机,迎战敌机。蹲守了约一个多小时一无所获,敌机再也没有露面。这时连里的小通讯员跑来,传达了营、连长要我们撤出战斗的命令。
起获的敌特自动发射信号弹装置(照片来自网络)▲
那夜,16连的战友们围着那小山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天亮后,16连黄仁贵连长一声令下,全连从山脚向山顶展开拉网式搜查。约上午九点左右,捷报传来,缴获敌机投下的小降落伞一顶,伞下系着一个小筐,筐内装着美军离间越南百姓与政府关系的反动宣传单一捆。同时在山林间的一小片空地上,起获如一号电池般大小的自动发射信号弹装置一枚。全部缴获物上交到营部后,杨兆德营长脱口骂道:“妈的 ! 让战士们折腾了一宿,就这么点儿战利品!”
4营杨兆德营长(左)在与越方联谊会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