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婶
第十三章
文/周德香
刘叔凯坐在先进村的办公室里,讲述了破草鞋救他的经过,那夜逃跑后,碰上一伙国民党的残余部队,被抓去当了兵,四八年去了台湾,在那里和一个女教师结了婚,育有二子一女,俩儿子都在美国,女儿在一所大学教书。
改革开放后他想回乡祭祖,主要还是来报答救他的那个人,不知他的大号叫啥,当时只听到有人叫他破草鞋,可能是仙人村的。
听完他的叙述,麦子旺说:“他叫许金山,可从没人叫他这个名,他早已去世,家中还有一个儿媳,两个孙子,我派人去把她们叫来吧。”
刘叔凯说:“哪能这样无理,我还是亲自去拜访吧。”

今年花婶在大忠家,刚珍听说台湾人要找的恩人是他的老公公时,喜得不知怎么好了,大忠又没在家,她拃着两手不知干啥。
麦子旺向刘叔凯介绍了坐在院中树阴下的花婶,又向花婶说了刘叔凯的情况,没想到,花婶听后竟惊得目瞪口呆,脸色煞白,很害怕,就像一个犯过罪的人被人指控一样。
她一口咬定那时候小,不懂事,公爹并没告诉她救过什么人,丈夫杠子从小老实怕事,更不知道。就扭着头说:“你是记错人了,再到别村去找找吧。”
刘叔凯说:“没错,他就是仙人村的,叫破……”不好意思的一笑,接着说“叫破草鞋。”并朝花婶深深一躬说:“这样称呼恩公太不敬了,请恕罪。”
“那你找他去,俺就是不知道。”说罢,一赌气站起来,回东偏房去了。
花婶这辈子第一次说了这句无理的话,也是第一次撒谎,就是这句谎言,却害了她,也算要了她的命。
刚珍一看急了,忙跟着过去大声说:“你这人今天咋变得这样无理呢。你要明白,今天这事你知不知道都没关系,人家是来报恩的,又不是向你要什么,你发的那门子火呢,怎能慢怠客人。”又忙向刘叔凯和麦子旺赔笑:“麦叔,你先带客人去上房喝茶,我找人去叫大忠,应该咋办就咋办。”她的意思是报恩吗总得有个表示,该咋办就咋办。
麦子旺说:“好,刘先生咱去那屋喝茶吧。”
刘叔凯却说:“对不起麦书记,我能单独和恩人说句话吗?”
麦子旺说:“好。”就带着其他人去正房了。
刘叔凯见花婶这么固执,心里很着急,他担心的是祖传的那块玉坠,现在花婶一口咬定不知道救他这事,那就证明更不知道玉坠的事,他不甘心。见坐在炕沿上的花婶在掉眼泪就说:“恩人,你是有难处吧,别担心,你要相信我,有什么事我会帮你。”
花婶说:“你走吧,俺公爹若真对你有恩,你就让他的在天之灵得安吧,别给这个家惹事了。”

刘叔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想总不能白来一趟,说啥也得探听个底细,就是顺藤摸瓜也得从瓜蔓的头上开始呀,最后还是说了:“恩人,我还得问你件事。”他凑近花婶放低声音说:“当年我曾给恩公留下一样东西,是俺的传家宝,一块玉坠,不知你是否见过。说实话,我这次从台湾来,主要是为那件宝物,我不能对不起祖宗,不管花多少钱,我也要把它找到,赎回来,我求你了恩人,能帮我提供一点线索也好呀。”
花婶心里明镜似的,当听说有人从台湾来找恩人时,心里已有底,所谓报恩是好听,主要是找他的传家宝。公爹也曾说过,有机会还给人家,可玉坠已换了两个孩子的命,以后她也去过南河学校想找那个女人见见面,一问,说她调走了,从此就不再想那事了。事隔二十多年,现在再提起来,她心痛难受,只得一口回绝,谁也没办法,她没好气的说:“还是那句话,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假设当时你真的给过俺公爹什么东西,你想,在那种情况下,他敢拿吗?放了你他已经犯了错误,还敢往家拿东西吗?死了这份心吧,再逼我就不客气了。”说着一扭身子从炕沿上冲下来,“你要我的老命吧。”
他们在屋中的谈话,被门外的钢针听了个一清二楚,她一步跨进来说:“娘,若真有那个东西你就拿出来给人家吧。咱留那个干啥。”
花婶大怒:“再逼我就死给你看。”
听到吵闹,麦子旺等不知这边发生了什么事,都赶紧过来,一问才知道,刘叔凯是想重金赎回当年送给破草鞋的传家宝,而花婶又说不知道。麦子旺说:“刘先生能听我句话吗。”
刘叔凯站在那里很尴尬,见麦子旺等进来,正好借此下台,赶紧赔着笑脸说:“麦书记请讲,我洗耳恭听。”
“我看这事到此为止,别再提了,花嫂子是个通情达理的明白人,看来她是真不知道。当初,许金山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救了你,他不会贪图你的东西。假如你没给他,带在身上同样会被国民党兵搜去,退一万步说,如果那晚许金山不救你,后果怎样,人能死里逃生就是万幸,东西吗,失去的就失去吧。”
听麦子旺说的处处在理,刘叔凯无奈,只得垂头丧气的回到村委会办公室,拿出三千元人民币报答破草鞋的后人。
刚珍似乎嫌少,阴沉着脸说:“我不敢做主,等大忠大孝回来再定吧。”
刘叔凯说:“女士请原谅,我只带了这么多现金。”

台湾华侨刘叔凯要走,他不吃先进村准备的村宴,因为他寻传家宝的愿望破灭了,情绪很失落。张书记的美梦也做不成了,大家都皮笑肉不笑的送刘叔凯上了车。
村主任田文庆说:“空欢喜一场。”
又有人说:“大忠和大孝家最合适,白捡一千五百元。”
麦子旺心里想,刘叔凯这一来,怕给花嫂子惹祸呀。
2023.3.20

作者简介:周德香,1939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商河县,自幼酷爱文学,1959年毕业于乐陵师范,毕业后在商河任教,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农业第一线”回乡,随先生霍相新定居沙河乡大胡家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讲台二十多年的周德香再次拿起笔,开始了她一直痴念的梦想---写作,不为发表,只为记录生活。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在省市报刊陆续发表小说、散文等,其中有《世人谁做姜子牙》、《特殊年代特殊事》等,先后出版长篇小说《落凤坡轶事》、《马莲花开》、《满彩》、《奇人三奶奶》和散文集《香土》等,获得广泛好评。
散文《糖纸》获建国五十年征文奖。
2018年商河电视台做了两期专题节目《德香商河》,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很多人在节目后纷纷留言,赞扬这个耄耋老人长期笔耕不缀的精神和毅力。2018年被评为“感动商河人物”。
长期的农村生活是周德香创作的源泉,她的一系列作品中都精彩细致地描述了鲁西北平原上的风俗民情,包含浓郁的乡土气息。她笔下的人物就像她一样顽强坚韧,历经生活的磨砺都勇敢面对。周德香的小说构思奇妙,故事情节流畅自然,人物语言朴素亲切,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朴实无华的人物真实可信,平实的叙述中真切地透视出人物的挚情实感。
多部作品被《鲁北文学》刊登并转载。长篇小说《奇人三奶奶》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