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战士,我总有一种要写写我们58团陈陆副政委的冲动。尽管他是团首长,我是15连的一名小战士。当兵时,我能见到陈副政委时,他总是坐在台上的首长席,我站在台下几千几百人的队列里。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崇拜和尊敬,用现在时髦的话讲,我既是他麾下的战士,又是追随喜欢他的“粉丝”。陈副政委给我的印象就是人很清瘦,慈眉善目,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讲起话來不紧不慢、文皺皺的、书生气十足。记得那是南下途中,在云贵高原,有一段路因山势险峻,不通铁路,我们只好在安顺下了专列,改乘汽车向云南的沾益开进。这一段公路山高林密,道路高低起伏,落差很大。汽车一会儿拱着油门儿向上爬,抬头望去路远处接着天际线,一会儿轻踩刹车由山上向山下飞速滑落,路尽头就在沟底。那弯道九曲十八弯,转的你头晕。峽谷深,深不见底,路难行,车很难开,战友们人人都把心揪到了嗓子眼儿。一路上险情不断,引來战友们一阵阵地惊呼!在途经贵州黄果树瀑布时车队停下,首长让指战员们下车看看风景。稍事休息后哨声响起,我们4营全营列队,要听陈副政委作队前讲话。陈副政委來到队列前,语速缓缓地历数我们全团指战员们不畏强敌,勇赴战场,南下途中那令人振奋的斗志和精气神儿。随后,他话锋一转谈到了我们刚刚走过的云贵高原那险情不断的山路。他说:”李白有首《蜀道难》,诗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來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大家看看,不管它什么蜀道,险道,再难我们也都闯过来了!在我们58团指战员的脚下,一切困难都终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陈副政委话音刚落,战士们就跟着欢呼起来。陈副政委讲起话來语调不高,文彩飞扬。他讲的生动、动情,战士们听的入神、入迷。事后,我们一些战友在遇到困难时,常常学着陈副政委讲话的口气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切困难都终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
在与越方联谊活动中,越方政府官员向陈陆副政委献花▲
我真正与陈副政委面对面地坐在一起谈心,是在我们随柴绍连长先遣到萊州,借住在萊州一处政府官员腾空的那排草房内。那天柴连长带着我们班战士出去执行任务,我被留在班里值勤,布置战士园地,美化班内环境。我找来纸笔,布置好了战士园地,在园地中贴上了班里战友们的决心书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接着我又在我们班两排地铺后面的竹篱笆墙上用彩纸写上了两幅标语,一幅是毛主席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另一幅是从《铁道兵报》上摘抄的一句口号叫作:“活着就干,死了就算!”。我刚把标语贴好,陈副政委一步跨进了屋来,我连忙起身向首长敬礼报告:“报告陈副政委,15连2排8班战士高俊玉正在整理内务,请您指示″。陈副政委笑着一把拉住我的手,他先仔细地看了看园地中贴着的战友们的文字材料,随后又让我与他一起就势坐在地铺上说话。他先问我是那里人?那年当兵?战场环境适应不?我一一作了回答。他回头用手指了一下那幅“活着就干,死了就算”的标语问我怎样看这句话,有什么心得体会?我说:“干革命就得不怕死,就得敢上、敢拼命!”他笑了笑说:“敢拼、敢上,不怕死是对的。但你也要学会两分法,不怕死,但也不能莽撞!打击敌人、保护自已两件事同等重要。只有更好地保护自己,爱护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更多地打击敌人。才能更长时间,更好地为革命事业多作贡献,你说对吗?”。听罢陈副政委的一番话,我连连点头,他的话句句入耳,字字贴心!
陈陆副政委向各连分发毛主席画像▲
我们营16连贾宝根战友1966年3月8日在一次开山放炮中,遭遇一处哑炮的突然爆炸,他毅然向哑炮扑去,飞起的碎石,当场击破了他的左眼球,炸伤右眼,使他身负重伤。当时,他被急送昆明军区总医院抢救,住院两个月后,他虽身体康复,但不幸双目失明,被定为一等伤残,我们配属的5支队政治部为他记二等功。宝根战友住院期间,陈副政委曾到医院探望,病床前,两人谈笑风生,宝根敍心事、说病痛,陈副政委为宝根鼓斗志、定方向,鼓励宝根虽失去了双目,但心要宽、心要亮,要更坚强更好地走好人生路。宝根伤愈后,曾在昆明军区和援越部隊中巡回讲演学习毛主席著作,身残志坚的心得体会,鼓励战友们为夺取援越抗美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更大的贡献。宝根战友因伤残复员回家后,在秀英嫂的精心照料陪护下坚强勇敢地与命运和病痛抗争,他们夫妻恩爱,子女孝顺,生活的很幸福。
陈陆副政委看望双目失明的二等功臣贾宝根战友▲
最后要告诉战友们的是:我们敬重的陈陆副政委 1968年接替调任驻外使舘武官的许传经政委一职,回国后陈政委又调铁道兵12师60团任政委,1975年底军委兵改撤消铁道兵建制,陈政委随铁道兵12师调任北京基建工程兵44支队任政委直至离休。2016年12月22日陈陆政委因病在北京301医院去世,享年9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