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漫步
作者徐新林(吉林)编辑雪松
20230319


一个初春的早上,山清水秀的桂林,群山环抱的桂林,酷似蛟龙腾云驾雾,宛若青山倒影水中;忙碌的渔舟在漓江上游戈,晨练的老人彳亍江畔,伸伸腰,踢踢腿;拨开云雾的弥漫,眺望,这儿的青山,这儿的绿水,还有那颤微微路边绽放的四季桂花,竟然,构成一幅风景优美的春景图。惹得我和俺娘惊叹,这真是一座充满诗意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小城呀!
(一)象山公园
记得明代有位诗人孔镛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其中的字句斟酌都形象地描述了象鼻山的自然感观与人文景观。
初次来到象鼻山,不管是从远处看,还是近处瞧,这儿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的大鼻子在漓江边戏水,闹的桃花江和漓江附近的游人们驻足观赏,拍照留念,这就是桂林的打卡地“象山公园”。
扫码免费进入景区大门,立马就可以望见一座石山,伫立在眼前。山虽然不算太高,但还蛮陡峭的,就像一头大象在江边憨憨地饮水,它可是喝了千万年都喝不饱的大象啊!
抬头仰望,象鼻与象身之间有一个大洞,它的洞口朝阳,也叫朝阳洞,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故又叫“水月洞”。据地质学家考证,约在一万二千多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便形成了这种喀斯特地貌的景观。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的映衬中,象山的倒影则构成了天上、洞中、水面相互交织的魅力画卷。
在象山的辉映下,漓江泛起油绿的江水,犹如一条蜿蜒流淌的青绸绿带,盘绕在万千峰峦之间,匆匆流过。如诗如画般的漓江,奇峰夹岸,碧水萦回,沿江田园错落有致,景色十分秀美。
此时,登顶远眺,漓江竟然是那样静,静得仿佛能听见她在低声细语。江面上几只小舟荡起涟漪,泛起点点晨光,偶尔微风飘过,清脆的水声就像赶象的小顽童,吹着竹笛轻歌。情不自尽的我也随声附和着徐沛东的那首《漓江情》:“如蝶如燕漓江的船,如云如烟漓江的帆,如梦如幻漓江的水,如诗如画漓江的山,月落漓江不叹花,人到漓江不夸仙……”
走着,瞧着,欣赏着,“心情沾染了花香,日子便有了诗意。”这种感觉,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二)芦笛岩
桂林的午后,阳光还是蛮好,穿过虚掩着的窗轩,随着春风的肆意的而轻柔的洒在小酒馆的桌面上,像极了撒娇的小姑娘,或是一只慵懒的小花猫,不露一点痕迹地挪移着。此时,一片桂花花瓣,舞蹈着旋转而下,我晓得,这就是春的信使了。
整理好心情,提着行囊,沿着桂花香飘来的甬路,来到了芦笛岩。
芦笛岩,也称“国宾洞”,有着“艺术之宫”的美称。它坐落在桂林芦笛岩景区。由于附近生长着许多茂密的凤尾竹,能工巧匠把它做成笛子,吹出来的声音宏亮悦耳,“芦笛岩”因此而得名。
芦笛岩是没有经过人工雕琢而形成的天然溶洞。一进洞口,一股凉气迎面扑来。因为这里长年受不到阳光的照射,所以非常凉爽。
走进洞内,没多远,首先引入眼帘的是“群狮朝岭。”这一群石狮子形态各异,一只领头的雄狮,后面跟着几只小石狮,它们似乎排着队,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那样子显得十分威武。
讲解员用小手电筒指着石狮子说道:钟乳石的形成需要上万年,甚至是几十万年,钟乳石是岩溶生成物,是指碳酸盐岩石地区的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
顺着左七右八的坑道,来到一处蚊帐式的石笋群,在五光十色的风光下,闪烁的特别迷人,细细的品味,还真的有那么一点像。真的应了那句话,“三分看,七分想。”
沿着时宽时窄,时高时低的宫道,一步三回头的欣赏,品味,琢磨,五颜六色的石笋到处都是,让人目不暇接。突然来到了一个挺宽阔的地方,只见前方一座高大的石头上,长满了蘑菇一样的石笋,大的、小的、花的,那么的像蘑菇,真的是鬼斧神工。
脚步慢慢前行,蘑菇山的右边还生长着许许多多的蔬菜瓜果:粗壮的黄瓜,细长的苦瓜,一节一节的莲藕,一嘟噜一嘟噜的玛瑙葡萄,形态逼真的白菜……再加上又圆又大的西瓜,构成了一幅蔬菜,水果丰收图。它们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形象。顿时,我仿佛闻到了蔬菜的清香,品尝到了香甜的果味,馋的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继续向前走,来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地方。呀,这个洞可真大啊!它约有十米高,宽二三十米。容下一千人还绰绰有余。据导游介绍,这个洞叫“水晶宫”,水晶宫里的景物不计其数。最引人注目的是“金箍棒”。游人往左前方一看,一根粗大的石柱,那不就是《西游记》里东海龙宫的定海神针吗?再往远处看,那一个个别致的景物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色彩斑斓。形态万千,引得游人在此留影,据解说员讲,出神入化的《西游记》就是在此拍摄而成的。
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有座小石山,小石山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仿佛变成了一座座雪山山峰,倒映在小池塘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池下雪山”。忽然,一阵悦耳的音乐响了起来,四周也都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光,原来是音乐灯光秀呀!一对芭蕾舞情侣,情深似海地在东海龙宫表达爱意,游客们惊叹不已。回想起《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东海龙宫的场景,今天又看清了水晶宫真正的容貌,叫人拍手称奇。
这样独特有趣的画面,还有许多:有优雅的“鸟语花香图”。有搞笑的“猪八戒照镜”,有被孙悟空定在岩壁上的大海螺,有小鸡啄米,还有有趣的“双柱擎天图”……岩石们纷纷施展出各种各样的魔法,让游客们如梦如幻,如醉如痴。
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说着,笑着,来到了出口处,一只雄狮领着众小狮用感恩的眼光望着远去的背影,此处景点“雄狮送客”。
美丽岩石让我领略了大自然赋予人类文明的魅力,芦笛岩呀,我真有些恋恋不舍,因为我的心还在哪迷人的洞中呢!
徐新林,笔名:风行水上。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吉林名人》杂志特约记者;吉林市雪柳诗社会员,中国国际文化促进会吉林分会秘书长。酷爱文学,笔耕不辍,有多篇散文、随笔、游记、诗歌、小小说散见于媒体及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