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感悟】走在老去的路上(33)
(贵阳篇)
2022年的春节,仍在贵阳过的。由于一直没”阳”,只能居家读书,喝茶,过得惬意且清静。
在卷帙浩繁的典籍中行走。被那些古诗词所征服。在雅俗共赏的字里行间,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浅吟低唱。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这些诗词,寄托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志啊!
时光径自流逝,人生随处可见的得意与失意,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境遇中,能留下的这些文学作品,无论如何,都该算是人世间的“真性情”。这不同附庸风雅的、有目的的应时文字。
就这种”真性情”,滋养了几百年来,一代代真心喜欢诗词的人。引起人们心中无限的共鸣。这些文字穿越古今,世世代代传诵不休。
唐,宋是诗词最为繁荣的时代。社会经济繁荣,人们生活相对稳定。这使人们的意识不断觉醒,滋养了无数文人墨客丰富的感受力。诗词佳作如云,名家众多,空前绝后。
唐诗宋词,这座艺术的高峰,并非平地而起,它根植于几代肥沃的文化土壤,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富民强。这是这些古典发展的现实因素。它以一种无比宽厚的姿态,浩然地包容着每一种情怀,任何人都能在这诗词里找到共鸣。这或许就是它久盛不衰的命脉所在。“无体不备,亦无派不有”。
读着这些古籍,细细品味,忽然让我有一种敬畏之意。春节期间,凝墨沉思,却是不敢轻易下笔。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