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记终生的一堂课
文 李建印

早起看到战友王世华同志在朋友圈发文,纪念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140周年,转发革命导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这让我不由的回忆起当年学习这篇文章的情景。
49年前的秋日刚开学,正上高中的我,与同学们一样在教室里等待着语文老师的到来。因为是新学期第一堂语文课,并不大清楚语文老师是那位。上课铃响前约一二分钟,进来一位个子不高,梳着背头的男老师。听完值班学生报告之后,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马克思墓前演说》一行字,真正是潇洒飘逸,龙飞凤舞,让人眼前一亮,还有这样漂亮的板书。只见老师开口道,我来了做个介绍,名叫情窦俊杰,有的同学的父母是我的同学,有的同学的哥哥姐姐是我的学生。

那节课是我这半生听课记忆最深刻,影响最深远,思想触动最大的一课。在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我清楚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重大贡献,正如他最为亲密的伟大战友恩格斯所总结那样:一是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发掘与全面论述,把二者之间关系论证最为清楚,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起反作用。二是发现了剩余价值这个秘密,从而揭开了新家剥削的内核,使得全世界无产者清楚自己为什么劳作而贫穷。进而使得无产者产生对新社会制度的向往,揭开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
尽管这是快半年世纪的课堂学习了,但这篇文章所阐述的伟大思想,一直影响着我这个当年高中生。这是我人生中最早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之一,也是经过老师辅导之后理解最为深刻一篇,可以说是这堂课对我的人生观塑造影响最大。

时光如梭,我已从一个少年进入花甲多年,但导师的思想,老师的讲解,让我久久不能忘怀。45年党龄,让我这个老党员得应当时时记得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不敢懈怠,不能懈怠。
那时没有全国统编教材,是陕西省教育机构为全省中学生编印教材,《马克思墓前演说》是编者所加标题,是当年语文课本第一课。窦俊杰老师以90多岁高龄辞世,但他的音容笑貌与他所传授的思想永远让人铭记。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思想永存!


《作者简介》
李建印,陕西澄城县人。1957年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1976年2月入伍,服役41年多。经军队初、中、高级培训及赴俄罗斯留学,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历经基层部队带兵训练,后在兰州军区机关工作至退休。少将军衔。长于战备、训练、装备、管理工作,文字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