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代山水诗的高峰,盛唐诗人王维对山水别具一格的描绘备受历代评论家推崇。王维山水诗中传达的空灵、渺远而又独具情致的意境,及其外在超逸的气韵和情志上的“仕隐两得”,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具有代表性。王维山水诗旷达超逸的一面,充分表明自然山水对传统文人情志的节制与调平作用。
山水诗的空灵与质朴
王维生于世家,自幼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诗书乐画无一不通,又受其母影响,性好参禅悟理。这些早年的生活经历,都在王维山水诗中留下鲜明的印记。北宋苏东坡盛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是对其诗画造诣的充分肯定。
在王维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诗中,“空灵”和静谧之感尤为突出。名篇《山居秋暝》描写秋日雨后山间即景,前两句尤以扑面而来的清新和宁静之气为人称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全诗以“空”字起笔,为触目所及的自然景致奠定基调。“照”和“流”看似打破先前的寂静,却衬得雨后的山林越发灵动,一种别样的空灵意境随之而生。《鹿柴》同样落笔“空山”:“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首句以“空”描绘山之人迹罕至和静空,随后又以“人语”打破“空”境。空谷传音愈显山之幽静,山中回荡的人声亦与山水交融一体,俨然山水的自然酬答。随后密林中乍现的光束,以自然莫测的变幻凸显灵动,强化了全诗营造的空灵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