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 荣誉顾问 冬 雪(美国)
图片选自百度


谢明辉大诗人俳句研析
张世贤
摘要
谢明辉大诗人的俳句,经研究分析其特点:一 、突破性,大胆解放日本俳句限制,由局限到广泛。二、生活性,将风花雪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题材自由化。三、音律性,采全押韵一韵到底,符合流畅性。四、大众化,呈现平易近人,可朗朗上口,易记特性。五、唯美化,讲究意远、境深、词优、韵美、灵空、禅动,诗中有画。本文从其内涵的诗意性、简约性、娇点性、新颖性、拓展性,予以研析其209首,举例说明并欣赏。
关键词:谢明辉、俳句、诗评、汉俳
1、 前言
谢明辉大诗人将日本俳句的诗体纳入其诗词创作,在《科际整合月刊》,自110年8月,至111年2月已刊出,再加上3月预备刊出之创作,8期,一共209首。谢大诗人主张俳句应自由化,题材广阔,不须平仄,但须押韵:短而美,有韵律感,集词优、韵美、意远、境悠、灵空、禅动于一身,平易近人,顺口易记,别具雅趣。本文予以研析。引用之俳句均标记其卷期及首次。例〈结婚〉[6(8):9] ,即第6卷第8期第9首。举例时,不再说例。
先追溯其体例。在日本,被日本人尊为「俳圣」,是松尾芭蕉 (1644-1694)。江户时代人。他创作俳句〈古池〉:
古池や 蛙飞びこむ 水の音
( ふるいけや かわずとびこむ みずのおと )
中文译本:
1、悠悠古池畔,寂寞蛙儿跳下岸,水声轻如幻。
2、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一、要有意境
日本俳句要有意境。这首俳句表达:清幽冷寂的古池塘,一只青蛙猝然跃入,水声打破了静谧,但很快涟漪消失,古池塘复归静寂。俳句的意境就是「闲寂」。这首诗的确颇有禅意,带给人留白的余地很多,比美唐代大诗人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这首诗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王维强烈地感受到了。因为「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由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二、俳句结构
俳句是日本独创的一种古典短诗,诗句很短,只有三行。由五、七、五三行,17个字音组成。
三,季语
诗中要有「季语」,即表达春夏秋冬等季节特点的字,或者是「蝉」、「菊」等有季节代表性的动植物。青蛙跳进水中央,是夏天。
四、平易近人
青蛙跳进古池,极平易近人。有如白居易的诗。〈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贰、汉俳
汉俳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创作的韵文。如:松尾芭蕉的〈蛙〉「闲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由于中文为单音节语言,与复音节的日语不同,汉俳改俳句的17音为17字,同样分3句,为5-7-5的体例。句子节奏参照五言和七言近体诗,五字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三式、三二式、一四式;七言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五式、三四式、四三式等。格律体都有季语,即表示季节的词语。抒情,文字虽少,但要情长味浓。平易,以言浅意雅为高,情境幽美为佳。用韵,一韵到底。
叁、评论的标准
俳句是一种17字的诗。文字虽少,仍要符合诗的基本要求:否则,不是 诗。谢明辉大诗人突破日本俳句的限制,主张不必有季语,自由化,扩充题材,由局限到广泛;应大众化,平易近人,人人可朗朗上口;将诗意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讲究音律,全诗每句都押韵。由此,俳句的内涵是:平易、词优、韵美、意远、境悠、灵空、禅动。合而论之,评论俳句的标准,即诗意性,俳句不可能长篇大论,只得简约与聚焦在娇点。在简约与聚焦的文字里要表现情长、意浓,因此须新颖与具拓展性。具体说明如下 (参考:寒山石,2018):
1、 诗意性
诗意性包括:强烈的抒情、丰富的想象、高度的融合、凝炼的语言、和悦的韵律,显现出词优、雅趣、平易、韵美。
2、 简约性
简约性讲究炼意、炼句、练字;言简意赅,直接了当,不芜杂,表现纯美。
3、 娇点性
娇点性须点出娇点,及其娇点的突现:突破盲点,突现亮点,击中要害。
4、 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前人所无,特别、新奇、创新、立异。
五.拓展性
拓展性包括:空灵,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含蓄,自然关联;传神,由点传及线面体;震撼,威震力、爆破力;扩展,由小见大,由个体见整体:禅动,连结领悟,清空静寂。。
肆、诗意性
一、强烈的抒情
诗是抒情言志,要有感染力,俳句尤重抒情。抒情更是俳句的生命;俳句未有抒情,便不是徘句。诗词的感情美是以真挚、浓烈、深沉为特征 (李元洛,1990:157)。抒情的浓蜜,以〈结婚〉代表,心心相印,比翼双飞,难分舍,携手走爱河。
〈结婚〉[6(8):9]
心心相印合。比翼双飞难分舍。携手走爱河。
二、丰富的想象
丰富的拟人化想象。〈晨曦〉,一线曙光露头看大地。接着,紫气东来。
〈晨曦〉[6(8):17]
黎明前黑暗。一线曙光露头看。紫气东方现。
三、高度的融合
〈云〉融合时间,日出、日没;颜色,白、红;句句有「云」:有风、有气来陪衬。
〈云〉[6(8):19]
日出云白身。风来云飘仙气深。夕照火云临。
另一首〈秋色〉,秋天的景色,不乏秋天、秋月、秋夜、秋山、秋风、秋水、枫叶,热闹极了;如何组合、融合?才是问题。谁先上场?先后次序?分3组:秋月、秋夜一组;秋天、秋水、秋风一组:枫叶、秋山一组。盛名的先,秋月、秋夜。
〈秋色〉[6(10):9]
月来照夜明。天蓝水碧宜人风。枫山初映红。
四、凝炼的语言
最精炼的材料,借助最精当的意象,调动最精妙的灵思,运用最精炼的语言来表达。17个字,怎么表达「生意」?树要绿,草要翠碧,阳光要洒落,风要摇曳,雨要落。要有人看,鱼要戏。七项共同表达「生意」。
〈生意〉[6(8):4]
树绿草翠碧。阳光洒落风摇曳。雨落看鱼戏。
五、和悦的韵律。
〈青蛙〉合唱要有韵律,「声」、「鸣」、呱呱到天「明」,仍然是万蛙鸣。明与鸣,同音又双关。韵律美极了。
〈青蛙〉[7(2):13]
雨天求偶声。天籁合唱万蛙鸣。呱呱到天明。
伍、简约性
一,直接了当
开门见山。没有多余的文字可引领读者进入诗人内心世界的过程:,是突然而至,戛然而止。起笔就是落笔,直捣黄龙,没有文字可纵横铺陈,波澜起伏。直接了当,说出「下棋」就是「谋略」,要掌握先机,步步为营,招招奇,巧布连环计。
〈下棋〉[6(12):1]
出手占先机。步步为营招招奇。巧布连环计。
二、平易近人
俳句简约,不能简到不知所云,却也要能够讲得明明白白;最好的方法就是题材贴切为生活化、大众化、写实化,大家易懂,而且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感受很深。而诗的文句又能明亮地闪耀诗意:否则,怎么成诗?不是形式上,5-7-5,又有句句押韵,就成诗。例如:〈烧饼〉已是平民美食,天天见到。如何蕴藏诗意?在【广与深】,「天下」够广了吧!每天三餐之一,早餐,都依赖,够「深」了吧!又广又深,人人想到「太平洋」,不会想到「烧饼」;够诗意了吧!
〈烧饼〉[6(10):22]
皮脆内香嫩。平民美食天下闻。早餐依赖深。
另一首〈秋声〉,大家在秋天,都听得到蝉声,题材够生活化、大众化、写实化;诗意呢?在【起劲】!原来,起劲为同一事物;现在,却是秋「起」,蝉声「劲」。诗意鼓动热烈的发声、奏乐,是极热烈的动!声音响亮到、扩张到大地所有的虫都发声、共鸣,是大地的交响乐团在演奏!当然是天籁原野声!够劲了吧!够诗意了吧!
〈秋声〉[6(10):21]
秋起蝉声劲。夜临大地虫共鸣。天籁原野声。
三、言简意赅
言简意赅,是一种简约的艺术,以最凝练的文字构筑最精巧的诗体,辞约而意丰。不因简而陋、而贫。简单隆重,阵仗十足,声色震撼。争夺「石油」,为什么?贵如金。
〈石油〉[6(10):25]
黑宝贵如金。各国争夺古至今。战火天自临。
四、炼意、炼句、练字
俳句,精雕细琢,既要锤炼又要雕饰,产生娇小玲珑,内容丰富,令人惊叹、令人喜欢。
1. 炼意
炼意,统合炼句、炼字。要先炼意,炼字、炼句才能霞光四射。炼意要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也即要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舄湖」尽管风景美,尤其在日落时候,水天霞红映金波。炼意,就须直接道出真意:其实只是鸟群觅食而已。
〈舄湖〉[6(12):9]
水天霞红多。舄湖日落映金波。鸟群觅食留。
2. 炼句
炼句,以整句为工。虽然各个单字,平常无奇,合为整体,境界全出。诗无炼句,如枝头无花,似空中无霞。〈天时〉的炼句「辉煌腾达天安排」,就是赢得天时,让您上台,精彩演出。
〈天时〉[6(8):5]
人生戏精彩。辉煌腾达天安排。表演须上台。
3. 炼字
练字即以推敲文字,达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例如: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诗贵言简意赅,一字千金。俳句对炼字的要求,因字少更为严谨,必须惜字如金,每字必争。
〈黄昏〉这首诗指出:不眷恋黄昏,因为接着太可怕了,黑夜将临,心又已老;斗志不再;拟人化的「青春」赶快逃走,不要被黑夜侵袭。「逃」字,点出夜临大地的可怕、恐怖。对于青春,前人只用青春不再、青春已远离;谢大诗人用「逃」字,是炼字,前人所无,境界全活起来。
〈黄昏〉[6(12):10]
夕阳黄昏好。夜临大地心境老。青春已远逃。
五,纯美。
最精妙的灵思,以最精炼的纯金,建构最精当的意象,表达最精炼的语言。「紫藤花」种在、开在美人村,树高、花长、密如云,令人爱看春神驾临。美极了。
〈紫藤花〉[6(8):16]
香飘美人村。树高花长密如云。爱看春神临。
陆、娇点性
一、点出娇点
俳句必须有十分吸引人的娇点,不只是明确的「焦」点,更精进为「娇」点,才能璀璨地闪光。谢明辉大诗人点出:花是时机、机会,是隐喻,须及时把握。
〈花时〉[6(8):3]
有花须折枝。春夏秋冬看花时。莫待人老迟。
二、突破盲点
突破盲点。见人所未见,写人之所未写,道人之所未道。前人赞颂〈母亲〉是「慈」;谢大诗人看见「苦」,年轻时、中年时、老年时,都是苦。
〈母亲〉[6(10):5]
生育劬劳苦。儿渐丰长身渐枯。老来更节朴。
三,突现亮点
〈毛毛虫〉是「变」成可爱。突现亮点,言之成理。
〈毛毛虫〉[7(2):15]
小时丑八怪。大时变态超意外。蝶蛾人人爱。
四,击中要害
〈人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要看得长远,不要因小事闹翻。本诗击中要害。生命的泉源是人和,处处有人帮忙。有好的人缘,才能掌大权。
〈人和〉[6(8):7]
生命来时泉。运势鸿旺掌大权。登高必望远。
柒、新颖性
一、特别
谢大诗人对四大名楼,一起作俳句,就很特别。每一楼原来就有一首名诗、或名记、或名序;在名诗(记、序)里,再作俳句,更特别;点染其特色,又与原诗 (记、序)连结,更为不易。这四首俳句必须一起欣赏,因第一首已讲明「四大名楼唤」,不能切割,是四胞胎。
〈鹳雀楼〉[6(12):3]
四大名楼唤。白日依山登楼观。 千年知望远。
〈黄鹤楼〉[6(12):4]
李白诗不成。雄据长江荆楚城。成就崔护名。
〈岳阳楼〉[6(12):5]
敢先天下忧。庙堂江湖共悠游。文成千古留。
〈滕王阁〉[6(12):6]
阁序天下惊。几度阁毁几度重。王勃千年红。
二、新奇
俳句只限17个字,如何表达丰富的内容?采用群聚效应,化整为零散,再将零散整合为一。要探讨:壮世代,分为五首 (精神、经验、财富、技术、价值观),再将这五首合而为一。是不是很新奇?
〈壮世代精神〉[7(1):1]
认命又耐操。责任使命家国劳。终生向前跑。
〈壮世代经验〉[7(1):2]
马老利识途。技术积累老来富。排难解纷服。
〈壮世代财富〉[7(1):3]
大事要功成。驱鬼推磨钱万能。投资钱先行。
〈壮世代技术〉[7(1):4]
成熟生动能。化繁为简巧妙生。百工重养成。
〈壮世代价值观〉[7(1):5]
昂首向钱看。掌柜方知持家难。工作求万全。
三、创新
〈立冬〉的时序,轻轻地到了,悄悄地换上新景象,称「整容」,属创新。
〈立冬〉[7(1):7]
寒意逼人省。秋去冬来岁月轻。悄悄又整容。
四、立异
闽南语称油条为「油炸桧」,炸秦桧:谢大诗人用「怒火」炸油条的人,标新立异,很有新颖性。
〈油条〉[6(10):23]
骂人用油条。洗刷污名路迢迢。怒火锅下烧。
捌、拓展性
一、空灵: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诗人使用语言的魅力和意象的创造,建构内在的张力,激发读者的思维,拓展广阔的场景。刺秦义士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无限悲壮,绵延千古。〈秋水〉清空、明澈,见到山的倒影、也见 到天的倒影,天水共一景,表现明澈的「空」之延伸。
〈秋水〉[6(10):14]
山溪潭水清。碧绿山形倒影明。水天共一景。
二、含蓄:自然关联
含蓄充满外延的征服力。不须演释诠释,也不用铺陈描述,令人联想扩张,语近意邈,兴味无穷。〈我〉,本位主义,唯我独尊,争取自己的权益,永不歇、永不悔。含蓄未说的是争斗,自然扩展到争斗,争斗到底,永不让。
〈我〉[7(1):9]
永远第一位。独一无二永不歇。爱恨皆不悔。
三、传神:由点传及线、面、体
眼睛一动,一目传神,千言万语在其中。〈秋风〉传甚么神?全诗无「秋」字、无「风」字;和气是甚么?暖舒甚么流?徐徐懒懒云中踱,谁踱?谁能在云中踱?枫丹白露留,谁留?甚么时候留?就是风!更是秋风!
〈秋风〉[6(10):11]
和气暖舒流。徐徐懒懒云中踱。枫丹白露留。
四、震撼:威震力、爆破力
俳句出场,有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又如一声雷响,瞬间霹雳。震撼人心。红,怎么产生?要有威震力、爆破力,才能产生红。延展、延伸!大家都看见了、听见了。来自:大千生气绽开,产生雷声、闪光、电能。红花因而盛开,才展现春风。而且每一句的句尾「绽」、「电」、「现」,都是重音,展现爆破力,因而有拓展性。
〈红花〉[6(8):13]
大千生气绽。毕生追求声光电。盛开春风现。
五、扩展:由小见大,由个体见整体
俳句以一驭万。诗微,而景丰、情浓:于方寸之间,融通古今;在尺幅之内,挥洒大千。微言大义,充满激情与热血,令人自动延伸内涵、推展遐思、无限回味。彷佛从一粒沙中,发现浩瀚的世界:从一朵花里,窥探美轮美奂的天堂。正是「一沙见世界,一花窥天堂」。如何描写故乡?限17字。此时景,请看:
〈故乡〉[6(10):2]
人生初落地。校园童玩夕阳低。结伴过小溪。
六、禅动
禅动连结领悟:透、澈,清、空、静、寂。不只是禅意,更须是禅「动」。如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领「悟」到禅「动」的「空」。〈淡〉,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薄。风烟吹过,了无痕。〈空〉,渺渺红尘是非浓,终究是空。〈送行〉,送走鸿雁,深秋仍飞回。而送走您西去,您却永远不再回来。是生别?还是死离?还是兼而有之?请看透!
〈淡〉[7(3):23]
人去世情薄。风烟吹过留秋波。好坏带不走。
〈空〉[7(3):24]
云淡风吹轻。渺渺红尘是非浓。灵山千万重。
〈送行〉[7(3):25]
鸿雁千里别。待到深秋仍飞回。西去君不归。
玖、结论
俳句是17字的诗。文字少,仍要符合诗的基本要求,谢明辉大诗人的俳句,经研究分析,其特点为:一 、突破性,大胆解放日本俳句限制,由局限到广泛。二、生活性,将风花雪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题材自由化。三、音律性,采全押韵一韵到底,符合流畅性。四、大众化,呈现平易近人朗朗上口。五、唯美化,讲究意远、境深、词优、韵美、灵空、禅动,诗中有画性。就其内涵合而论之,即诗意性、简约性、娇点性、新颖性与拓展性。本文从209首俳句,举例说明并欣赏。
参考文献
李元洛,1990,《诗美学》,台北:东大图书。
寒山石,2018,〈论微型诗的八大特征〉,网络。
谢明辉,2021,〈谢明辉诗词专栏 (8月)〉,《科际整合月刊》,6(8):俳句22
首。-。
谢明辉,2021,〈谢明辉诗词专栏 (9月)〉,《科际整合月刊》,6(9):俳句28
首。-。
谢明辉,2021,〈谢明辉诗词专栏 (10月)〉,《科际整合月刊》,6(10):俳句28
首。-。
谢明辉,2021,〈谢明辉诗词专栏 (11月)〉,《科际整合月刊》,6(11):俳句37首。-。
谢明辉,2021,〈谢明辉诗词专栏 (12月)〉,《科际整合月刊》,6(12):俳句36
首。-。
谢明辉,2022,〈谢明辉诗词专栏 (1月)〉,《科际整合月刊》,7(1):-俳句22
首。
谢明辉,2022,〈谢明辉诗词专栏 (2月)〉,《科际整合月刊》,7(2):俳句36
首。。
谢明辉,2022,〈谢明辉诗词专栏 (3月)〉,《科际整合月刊》,7(3),俳句26
首。
A Study on the Haiku of the Great Poet Minghui Hsieh
Shih-Hsien Chang
Abstract
The great poet Minghui Hsieh advocated that haiku should be liberalized, generalized, popularized, and life-like under the system of poetry. It should be simple (平易), elegant (雅趣), excellent in words (词优), beautiful in rhythm (韵美), far-reaching (意远), lingering (境优), spiritual (灵空) and zen-moving (禅动),without making difference between level (平)and oblique (仄) tones, but keeping tonal patterns (韵律) still. This article analyzes his 209 songs, and give examples.
Keywords: Ming-Hui Hsieh, haiku, poetry criticism, Han Haiku
現職: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 理事長
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 執行長
全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 副總會長
台灣謝氏宗親會監事長
明妃傑出貢獻獎得主
學 歷:
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2011畢業)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系學士
經 歷
中評社特約作家
海峽交流基金會 顧問
圓山大飯店 監察人
兩岸統合學會執行長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國會聯絡組組長(2000-2001)
國民大會第三屆國大代表(1996-2000)
北縣警察局金山、淡水、蘆洲、樹林、土城分局副分局長(1989-1996)
永和分局刑事組組長(1998)
著 作
1.《黃金十年》-創富、幸福、競爭力
2.第二屆兩岸競爭力論壇套書
(提升兩岸競爭力的秘訣大提升、大戰略、大突破、大競合)
3.《金廈特區論文集》
4.《謀共識、找出路、臺灣向前走》論文集
5.《「一帶一路」共創新未來》論文集
6 詩韻中華詩集
张世贤 / 个人小档案 现职
中华民国公共政策学会荣誉理事长
全国公教军警联合总会副总会长
学历
国立中兴大学行政系学士(1966)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1970)
国立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1976)
美国耶鲁大学社会暨政策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1980)(教育部公费博士后)
经历
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公共行政学系系主任(1984.08-1990.07)
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1990.08-1996.07)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经济系访问学人(1992.08-1993.01)(国科会出国)
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1980.08-2000.02)
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2000.02-2006. 07)
国立台北大学校友中心主任(2000.08-2006.07)
社团
英荃学术基金会董事长 ( 2007-2013)
中华民国公共行政学会理事长(1998-2004)
国际行政学校暨机构联合会理事(Member,
Board of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Institutes of Administration, 1995-2010)
联合国公共行政与发展研讨会出席人(1996)
联合国灾难管理区域研讨会出席人(1993)
考试
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行政组第一名及格(1968)
职位分类第七职等行政管理职系第三名及格(1971)
甲等特考普通行政人员第二名最优等及格(1977)
张世贤著作目录
张世贤,2009,《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台北:五南。
张世贤、陈恒钧,2009,《公共政策政府与市场的观点》,台北:商鼎。
张世贤,2015,《政策论证》,台北:五南。
张世贤,2015,〈城市发展的复杂性理论〉,《中国地方自治》,68(12):4-21。
张世贤,2016,〈犯罪控制:科际整合的观点〉,《科际整合月刊》,1(5):22-40。
张世贤,2016,〈太阳花学运的蝴蝶效应〉,《科际整合月刊》,1(6):5-52。
张世贤,2016,〈刑事司法政策理念〉,《科际整合月刊》,1(12):13-29。
张世贤,2016,〈预测三百年:田齐建国的预测〉,《科际整合月刊》,1(8):23-47。
张世贤,2016,〈过渡司法(transitional justice)〉,《科际整合月刊》,1(9):1-11。
张世贤,2016,〈生态危机警讯传播之科学实用性〉,《科际整合月刊》,1(9):12-19。
张世贤,2016,〈利用新传媒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传播〉,《科际整合月刊》,1(9):20-27。
张世贤,2016,〈新传媒对公共治理现代化的贡献:新北市个案探讨〉,林至敏、吴建伟〔主编〕,《公共管理的现代化:承继与发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页49-57。
张世贤,2017,〈中介组织与公民社会发展:中国国际民间组织促进会个案研究〉,《科际整合月刊》,2(5):1-27。
张世贤,2017,〈公共服务中介组织设计中: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个案研究〉,《科际整合月刊》,2(5):28-56。
张世贤,2017,〈新传媒与科普新传播〉,《科际整合月刊》,2(8):68-75。
张世贤,2017,〈民主与治理的挑战,公共政策典范转变:强势政策的崛起〉,《科际整合月刊》,2(6):29-41。
张世贤,2017,〈新传媒与科普创新传播〉,《科际整合月刊》,2(8):68-76。
张世贤,2017,〈政策创新复杂性理论探讨〉,《科际整合月刊》,2(10):21-33。
张世贤,2017,〈台湾环境管理机制之探讨:环境基本法的观点〉,《科际整合月刊》,3(4):49-66。
张世贤,2017,〈复杂性理论解释两岸关系〉,《科际整合月刊》,3(4):67-69。
张世贤,2017,〈公共治理的创新发展理念:突现( emergence)观点〉,《科际整合月刊》,3(5):27-39。
张世贤,2017,〈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创新机制〉,《科际整合月刊》,3(6):38-46。
张世贤,2018,〈对台湾公共行政教科书之检讨与展望〉,《科际整合月刊》,3(2):25-44。
张世贤,2018,〈科普产业发展:智能创新的复杂性科学模式〉,《科际整合月刊》,3(8):19-26。
张世贤,2018,〈诸葛亮「隆中策」的复杂性科学分析〉,《科际整合月刊》,3(8):33-37。
张世贤,2018,〈瓦罐与铜罐的复杂性科学分析〉,《科际整合月刊》,3(8):38-40。
张世贤,2018,〈关岛:地方政府〉,《科际整合月刊》,3(11):60-79。
张世贤,2018,〈韩国瑜如何翻转高雄:复杂性科学的观点〉,《科际整合月刊》,3(12):51-91。
张世贤,2019,〈公共政策复杂性伦理:复杂性科学的观点〉,《科际整合月刊》,4(1):131-132。
张世贤,2019,〈破解〉,《科际整合月刊》,4(2):70-74。
张世贤,2019,〈转轨〉,《科际整合月刊》,4(2):75-76。
张世贤,2019,〈变易的模式:粒子物理学、易经、金刚经〉,《科际整合月刊》,4(6):83-89。
张世贤,2019,〈自我参照:复杂性理论的阐释〉,《科际整合月刊》,
4(8):57-65。
张世贤,2019,〈法律:复杂性理论观点〉,《科际整合月刊》,
4(10):47-48。
张世贤,2019,〈禅宗:复杂性理论的观点〉,《科际整合月刊》,
4(11):22-26。
张世贤,2019,〈新时代副总统的即战力〉,《科际整合月刊》,
4(11):27-28。
张世贤,2019,〈社会工作新典范:复杂性理论的观点〉,《科际整合月刊》,
4(12):13-18。
张世贤,2019,〈财富的起源:复杂性理论的观点〉,《科际整合月刊》,
4(12):19-23。
张世贤,2020,〈世代观念的差异:复杂适应系统的观点〉,《科际整合月刊》,
5(1):56-63。
张世贤,2020,〈中国大陆「新型举国体制」的探讨〉,《科际整合月刊》,
5(4):14-24。
张世贤,2020,〈诗词「境随心转」:复杂性科学观点〉,《科际整合月刊》,
5(6):80-88。
张世贤,2020,〈丁细胞:应变能力的观点〉,《科际整合月刊》,
5(8):81-84。
张世贤,2020,〈美国大法官提名争夺战:复杂性理论观点〉,《科际整合月
刊》,5(9):30-37。
张世贤,2020,〈我国警察任务演进 1949-2020〉,《科际整合月刊》,
5(9):38-51。
张世贤,2020,〈沟通式规划〉,《科际整合月刊》,5(10):1-6。
张世贤,2020,〈复杂性经济学〉,《科际整合月刊》,5(10):7-15。
张世贤,2020,〈诚挚对话:「触龙说赵太后」分析〉,《科际整合月刊》,5(12):
26-39。


纽约文联网刊编委
终身荣誉顾问:诗者永诗.
荣誉顾问:谢明辉(台湾)
芝山石(中国)
顾问 :丛 守 武 (中国)
顾问:David Ho (美国)
顾问: 梅振才 (美国)
顾问: 冰 花 (美国)
社长兼总编:冬雪(美国)
执行总编:火凤凰(日本)
常务副总编:婉柔(日本)
主编 : 东方羽薇 (美国)
副主编:Ashley陈(纽约)
副社长 : 思 乡 (美国)
英文编辑:鲁四彬(纽约)
文宣 : 玉 兰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