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张原本“正能量”满满的图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该图片显示,大概是某地两位基层官员模样的人,中秋节前到一户贫困人家慰问两位老人。看望之后,没忘记宣传或者留念,于是便有了这张照片,一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经典图片 这张照片之所以迅速“走红”,毫无问题,是送温暖官员和被慰问老人的身材对比,造成了强烈的视觉 反差。
本来,节日走访,领导心系贫困群众,应该让人感动。可是,照片中,两位领导肥头大耳、肚大腰圆,而身后两位被关爱的老人则骨瘦如柴、瘦骨嶙峋 。
四人站在一起,形象上感觉确实很尴尬、很别扭。两位老人如此身材,是吃不饱、营养不良?还是横遭灾祸、病魔缠身?我们不得而知。今后,希望当地继续关心一下,节日所送的那点慰问品,实在是杯水车薪。
史载,唐玄宗与其侍臣有这样一段对话。侍臣问:“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答曰:“我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官员以其自身之“瘦”换取天下之“肥”,所以才有开元盛世之景象。
清光绪年间,有位名叫龙文的官员,在其《苦昭吟》一诗中记述当年云南昭通灾荒的景象时,有“官瘦为民饥,民肥官益瘦”之句,道出了“官瘦民肥”的辩证关系
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临终前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吾貌虽瘦,天下必肥”,更是其高尚品格的生动写照
官瘦则民肥;官肥则民瘦。这是一个颠扑不破、屡试不爽的真理。
其实,我们也有很多“官瘦民肥”的好干部,如“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尽管那时候大家都穷,但大家都相信,再穷也穷不到县委书记头上。这样的书记形象,无论怎么看,怎么亲民。他的形象,和上面的土豪领导形象,相差不是一般的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一慰问,不要紧,要紧的是可能问出当地多大贫富差。
作为基层干部,节日慰问贫困户本来是“规定动作”,悄悄进行即可,却要拍照留念、大张旗鼓宣传,不料意外“走红”,真是教训深刻。 这两位身宽体胖的基层干部,不仅身体状况堪忧,工作作风也令人疑虑。试想想,如果像焦裕禄书记那样真正心系群众,整日奔波于田间地头,风里来雨里去,还会有如此“丰满”的身材吗?恐怕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例行公事地到老百姓家中走一走、表演一下“亲民秀”,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办公室里养尊处优。
这张意外“走红”的照片,堪称干部教育的好“教材”,该让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