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香子 丽人节
文/李少楠
三月梅香,几树枝新。倚东风归鸟啼春。自然美景,何处佳人。岂花中神 ,吟中笔,画中魂。
清眸如水,娇容似月。守家园亦载风云。一双手巧,多少情真。且晓耕种,暮耕读,笑耕耘。
五律•三八节抒怀
文/张国林
华夏育英雄,图强志向同。
航船飞女杰,战舰绽花红。
科技攀高顶,体坛拼伟功。
复兴圆夙梦,爱国树新风。
七律•三八抒怀
文/诗歌
三八佳文妇女篇,歌功颂德美誉宣。
相夫教子修身范,勤俭持家积徳贤。
敬老孝亲年益寿,爱岗守业职评先。
平凡淡泊名和利,不让须眉意志坚。
三八节-忆母亲
调笑令 三八节(王建体)
文/马洪武
三八。三八。世界女人之节。母亲生前持家。含泪呈献洁花。花洁。花洁。您在天堂快活?
七律*巾帼颂(中华通韵)
文 / 战景志
巾帼能顶半边天,疆场杀敌战寇顽。
替父从军成勇士,投江八女动河山。
当年娘子雄歌壮,今日建言参政权。
华夏群芳星灿烂,谁说女子不如男。

妈妈的房户·妇女节有感
文/吴井富
妈妈的房子
招了个户
招了个不交租金的主
十月怀胎
她老人家把心血源源不断地
心甘情愿给她灌注
育儿女的艰辛
只有母爱才能挺住
担着性命之忧
生出了这个外来户
租金不要
还供母乳
无私的把他们呵护
把美德藏在了她们的灵魂深处
教他们说话
领着她们学步
供他们读书
做人
给他们铺好了前方的路
母亲!啊!母亲!
你把一生的心血
都无偿地献给了他这个
外来户
而且到现在
租金一直还分文没付
女人节前我的眼睛红了
文/北方
1
女人节前我的眼睛红了
好多人以为我在嫉妒女人过节
2
也有人说我是看到了别人中彩的反应
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毛细血管在渗出
3
其实我连句玩笑都舍不得与女人说
因为我内心装的都是理解和尊重
4
我常常想起东方补天的女娃
也念着夏娃作为一根肋条的忠诚
5
生产队里那些拔草插秧的妇女
背着孩子下工还要顺手捡几枝干柴
6
男人回到家便蹲在角落抽旱烟
女人做好饭喂饱猪还得缝衣衫
7
丈夫修水利出民工两月不还家
媳妇带孩子干农活能顶整片天
8
城里的女人其实也不简单
又育小又养老还要正常上班
9
她们似母亲似姐妹似女儿
给我的永远是温馨的笑脸
10
过节之时送句真诚的祝福
年轻年老都要像花儿一样鲜艳

四代人的妇女节
文/冯文勇
母亲聚精会神地摆着牌阵
她捡起白花、红花、老千
80岁,不知道什么是妇女节
妻子打扮好自己,说
你今天有时间吗
陪我过三八节
女儿今天上班,没休假
女教师每人发套蚕丝被
说是女神节的礼物
外孙女稚嫩地喊
姥爷、姥爷
我要喝安慕希
给女神
文/瑞雪昭阳
三八女神节
有个疑问在灵台顿生
多少年来都没搞清
原来
女神都是隐形的富翁
从不显山露水
切淡定从容
她们的广告泄露天机 做的精
左肩展示中药三七
右肩展示西药三九
就这生意 中西贯通
雍荣华贵 如花貌美
四海三江任你行
谁敢不高看一眼
谁不想打打進步 拱手取经
雨
夜 接 生
说唱词
文/于占洋
夏季夜里十点多,
乌云翻滚像开锅。
嗞啦啦
一道电闪天欲裂,
咔嚓嚓
惊雷震得心哆嗦。
呜嗷嗷
狂风大作拔倒树,
哗啦啦
无情大雨像瓢泼。
青蛙吓得跑上了岸,
黄犬见势躲进了窝。
霎那间
轿车如同小船渡,
大路顿时成了河。
乡亲隔窗低声叹,
小孩见景把娘磨。
隔着风雨借闪电,
一人踉跄往前挪。
仔细分辩认识了,
她就是
共产党员刘庆波。
事迹曾经登报纸,
多次釆访上广播。
妙手回春如扁鹊,
救死扶伤守医德。
巾帼英雄人称颂,
临河乡的女劳模。
她离本屯三里路,
顶风冒雨干什么?
原来此组一村民,
名字他叫马文博。
妻子临盆快生产,
想上医院却没辙。
外面风狂雨又猛,
路况积水难行车。
他向庆波来求助,
庆波二话都没说。
背起药箱拼命走,
老天就是不配合。
龙王就像发了怒,
雷公如同着了魔。
金光圣母来了电,
风婆跟着干闲活。
庆波全然都不顾,
脚下雨水没脚脖。
低洼地段超膝盖,
偶尔也到胯骨窝。
不惧风凄雨水冷,
不怕摔倒把腿磕。
转眼之间马家到,
没顾先把湿衣脱。
产前工作准备好,
又给孕妇把脉搏。
一段精心护理下,
母女平安喜坏婆。
向着庆波忙跪倒,
救苦救难活弥佗。
这时间
雨过天晴天破晓,
红日冉冉正蓬勃。
手机一阵铃声响,
马庆波
接到任务又干活。
今天又到丽人节,
想唱颂歌口苯拙。
编了一段说唱词,
掌声能否来一拨?
北国之春因为女人更美丽
文/王坤
故园的三月,风的手掌尚存些寒
吹不开一朵野花的笑眼
刚刚醒来的杨柳睡眼惺忪
纤细的手臂努力甩开冬的牵绊
温室里的花儿你追我赶
红的,粉的,金黄的,深的浅的,争抢着与蓝天白云装点春色
素雅的三月,一个节日的到来单调的底版水墨丹青,生机盎然
满屏的祝福如潮,赞美的字词似海
女人如花,女人如画,女人如书,女人如诗
三月的天空百花竟放,芬芳苏醒的土地
快乐的音符在田畴里筑梦
优美的和弦醉了三月的眉眼
激荡,温润三月的心田
北国之春因为女人更美丽
妇女半边天…献给三.八妇女节
文/一〇乙
古时候
岳母刺字 是为培育忠孝儿郎
精忠报国 保卫家乡
孟母三迁 寻求德高望重的好街坊 让儿能成国家栋梁
为富国民强
穆桂英手执大刀骑马上战场
花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
江姐坚守信念意志坚强
坚贞不屈八女投江
居里夫人 屠呦呦 科学得高奖
李兰娟抗击疫情冲向前方
世界向前发展的重担
都少不了妇女担在肩上
从古至今 社会每向前跨一步
你们都当仁不让
亚英为群的发展
前后奔忙
与病魔做抗争
用双拐去抵抗
显示出无比坚强
挺身屹立在诗社艺术的顶峰之上
给我们做出了光荣的学习榜样
诗社的女同胞们
个个都是诗赋精英
人人不逊须眉 让人敬仰
在“三.八”节到来之际
祝:
天下妇女
幸福 安康
我 和 她 一 样 过
文/郑国辉
夜幕
罩住我的身子无影无踪
我仍坚守在黑暗的路边
耐心地等着母亲归家
远处的广场
鼓乐已没了声音
她老人家毕竟老了
我担心她找不回原路害怕
就像我小时候
玩忘了回家就天黑了
那时都是妈妈在大门外等我
等我吓破胆的自己扑到她的怀里
3-9
石板下的一棵草
文/惠利友
三月的风
传递着春意
暖阳为万物抒情
也照射着石板缝隙
她是石板下的一棵生命
满腑苦水委屈
她十三岁就没娘
是家里的顶梁柱子
一座要散架子的漏屋
在凄风苦雨中度过
日子可想而知
她象石板下的一棵草
渴望阳光春雨
沉重的家庭担子
没有把她压垮
因为她长着山的骨骼
能把天擎起
我俩原来不认识
是她青春火焰的光
把苍穹照亮
多么强大的魅力
那股冲天气流
能把我的魂勾去
她没读过书
心里却装着一本书籍
一本读不完的书
那一行行闪光的文字
绽放着瑰丽
轻风吹拂着浓郁芳香
苍穹洒下人间淅沥
她在石板下求生
终于有了出头儿日
我们走到了一起
多么简单的婚礼仪式
我俩没有誓言
没有项链戒指
只有默默彼此守信
对父母一生的钟爱
一块手表在计时
夫妻相敬如宾
肝胆相照一辈子
在沧桑岁月里
她把心交给了我
我们携手相依
为了别人幸福
她甘愿牺牲自己
她是石板下的强者
我心中的玫瑰花
更是邻里互助的典范
开启合睦之门的一把钥匙
三月花
文/姚亚英
昨夜风微,月冷,窗寒
我在梦里又低泣
或许,在你遗忘的时候我已不该记起
一枚草戒身外的涵义
诺言遁世,桃花灼灼
我无力改变宿命
只在对视的时候质疑过
你面不改色的底气
如今,我依然可以
以一个母亲的形象伫立
忽略前世那个不涂胭脂的乳香女人
曾经,对美好爱情的期许
退一步,到底海阔天空
还是云涌风疾
神圣的三月,本不该和二月一样
染指瑰红。犹疑于情
站在明亮的春光里,把前尘洗涤
用最浓的笔墨画脚印,画冰凌
三月花是水,是泪,是光
是岁月的霜寒,揉碎,又重绽的蕊

我的母亲
文/孙丽荣(吉林榆树)
我的母亲虽然老了,可在我心里,依然还是那么美,因为母亲端庄,贤淑,通情达理,相夫教子,上得厅堂下的厨房,还有一双灵巧的手。为人处事都是把最好的留给别人,和邻里相亲相处的都很融洽。
我父亲哥四个,我有两个叔叔和一个姑,父亲是家里的长子,所以生活的重担就落在父亲和母亲身上,听我母亲说他们刚结婚不久,奶奶就病逝了,那时候还没有我,我至今都不知道她长的啥样。姑姑,二叔,老叔他们都还小,所以母亲从那时候起,就肩负起老嫂比母的重任了。
每天起早贪黑做饭,洗衣服,还得照顾姐姐和刚出生的我,母亲伺候一家十来口人,可想而知,是多么不容易。
有一个亲戚就给母亲出主意了,让父亲母亲出去自己过,不用管那三个没妈的孩子和爷爷,不那么挨累还能攒下不少钱,说母亲别犯傻,过自己幸福的生活。
母亲非常善良,她不忍心扔下那三个没妈的孩子,自己过好日子,在母亲的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啥时候给大姑,二叔和老叔都成家了,在为自己考虑。
寒来暑往,就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叔叔和姑姑都慢慢的长大了,母亲给大姑选择了一家好人家嫁了,也还挺幸福美满的。接着,托亲戚朋友给二叔说媒,二叔也娶了二婶,二婶也给二叔生了孩子。二婶坐月子,母亲像婆婆一样照顾二婶,甚至比婆婆都关心她,怕她做病,二婶年纪小,不会针线和家务活,母亲手把手教,从没和二婶吵过架。
又过了两年,老叔就娶了老婶,母亲的心愿终于完成了,母亲就说这一大家子,难免有个磕磕绊绊,到那个时候分家就不好了,就这样父亲和母亲就出来自己过日子了,除了我们四个孩子一无所有,母亲就是那个时候累的做了一身病,腰腿疼,现在犯病了疼的下不了地,都是父亲照顾,但是母亲从没后悔过,反而觉得心安。
母亲的心愿是完成了,可之后,就是为我们拼搏了,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能裁能做,所以就经常收裁剪活,挣钱贴补家里的花销,那时候每当过年,母亲白天裁一晚上的赶着做活,累的直咳嗦,我也心疼母亲,也帮着叠和记名子,生怕弄错了,我就那时候也学会了点缝纫活。母亲心地善良,看见老人和家里有病困难的都不收钱白做了。
母亲尽管这么辛苦,可我们四个都上学,还是承受不起学费,我看见母亲在偷偷的流泪,一直没说出那句不让我上学的话,我是姐姐,父母养我们不容易,我义无反顾的结束了我的梦想,开始了学种地,做针线,做家务,分担母亲的担子。
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弟弟不负重望,考上了大学,也有了理想的工作,和弟媳妇在医院上班,我也有了归属,有两个可爱的宝贝,有爱我的丈夫,幸福满满,母亲也在享受天伦之乐,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平凡而伟大。

母 亲
付维东
又到了阳春三月桃李芳菲的季节,不由的让我想起了母亲,她最爱这李白桃红的春天,她说这树上的朵朵小花儿就是一张张幼儿的小脸,渴望着被浇灌、培育成为造福人类的颗颗丰硕果实。
我家原来就住在农村,母亲中等身材,一年也不得空闲的她脸晒的黝黑黝黑的,手上也满是老茧,看上去与那些常年在农田里耕作、洗衣做饭、缝缝补补、喂猪打狗的农妇没有什么区别,可她那双发亮的眼睛永远都充满着希翼,透着坚韧和刚强,有谁会想到她曾经是五十年代末期的医大高才生呢!
母亲家的成份很高,姥爷姥姥还是顶着各种压力,含辛茹苦的让大舅和母亲读完大学。与父亲结婚后有了大哥和二哥,爸爸从事教育工作,常年被镇里调来调去的去各村的小学任教,多数的时候就住在学校,爷爷奶奶家里的人口也多,爸爸是长兄下边还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尚在读书,照顾不了我们家,母亲没办法忍痛辞去了她热爱的医生的工作,相夫教子夫唱妇随。白天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晚上还得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给我们缝补衣衫,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精打细算。
那时候母亲每年都要养上两头猪,当别人干活歇气儿的时候。母亲就到田间地头去採喂猪的野菜,她说:辛苦点不算啥,过年时卖给国家收购站一头自己家杀一头,卖出的钱可以领回生产队发的吃粮,杀一头家里留着吃,孩子们正在长身体没有营养怎么行……
记得七四年的冬月,天气异常的寒冷,五岁的我也刚懵懂记事儿,有一天母亲坐上生产队去县城购买物资的马车,去县里看望生病住院的姥爷,车老板子叮嘱母亲说中午在北门大车店(现在一小学附近)喂完马就返回不要错过了。母亲询问了姥爷的病情又好言安慰,说了会话就放下水果和罐头,就去看看在榆树师范校读书的二叔,她一路小跑儿地奔学校而去,母亲隔着窗户就看见二叔在最后排站着听课,还不时的轻轻跺跺脚,怕影响别人,还不时的搓搓手,身体在瑟瑟发抖,那时候学校还没有暖气,只生了一个小火炉子,室内温度极低,为了不影响别的同学二叔只好去最后排站着听课。当母亲看到二叔只穿着单衣裤和一双陈旧的回力鞋的时候她的眼泪就扑簌簌的掉下来了……
终于等到下课了,母亲把二叔领到了收发室脱下了自己的棉衣棉裤让二叔换上,二叔说:“嫂子,我没事的,我年轻火力旺着呢!”母亲说:“今天你必须穿上,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落下什么病根儿,好好的念下去有一天你出人头地出息了,嫂子也跟着沾光对不对……”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二叔含着眼泪换上母亲的棉衣棉裤,本来鞋子也要给二叔的,后来在二叔的一再推脱中才没有换。
县城离我的老家五十多里路,回来的路上母亲不敢在马车上久坐,几分钟就得下来跑一会儿,怕被冻僵了,只能穿着二叔的一身单薄的衣服跟在马车后边小跑,那可是数九寒天那!四个半小时母亲硬是挺了下来,到家的时候整个人全身都是白白的像一座雕像,身上的衣服裤子都被汗水湿透后冻的硬硬的,父亲急忙去外面撮了一簸箕雪给母亲搓着早已冻僵了的双手……
爷爷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奶奶也患上了青光眼,叔叔姑姑都还在读书,父亲和母亲商量着和爷爷他们一起住,这样一大家子十几口人的吃喝拉撒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的一天就更不得闲了,她没日没夜的忙里忙外,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一样不停地超负荷运转,光是这一大家子人的棉衣棉裤棉鞋这一项母亲就得从春天忙到秋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几位叔叔姑姑在母亲的帮助下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脱离了农村进了城,走上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爷爷奶奶也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度过了幸福的晚年,安享的走了。
八四年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我们全家也都农转非搬进了县城,根据母亲的建议我们家在城乡的结合处建起了新房,又盖了个猪圈养猪,母亲说:虽然我的两个哥哥都成家了但我和两个弟弟都还在读书,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接下来的日子,母亲依就整日的
忙碌着,用二叔的话说:母亲是我们全家最大的功臣!牺牲了她一个成全了一家人!
母亲是伟大的!她平凡的的一生都在无私的,不遗余力的奉献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指引我们在平凡的世界里前行的人生方向,满腔爱意满怀敬仰付诸笔端,爱似溪流涓涓流淌……
——————————————
太安乡老榆树农民诗社编委
顾问:李铁龙 吴耀辉 纪洪平
社长:姚亚英
副社长:李少楠 李显英
秘书长:惠利友
诗词指导:李少楠
网文编辑:李少楠 姚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