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金城团长▲
我是1965年2月由天津市河西区参军入伍加入铁道兵12师58团的。与我同年入伍的天津战友有400多人,河北省晋州市战友有800多人,江苏徐州铜山战友有200多人,我们三地战友加在一起占58团当年指战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他同年入伍的新兵战友分别来自河北省的新城、束鹿 (今辛集) 和山东等地。我入伍后,先在我团1营1连参加新兵训练,后奉命调4营15连当战士,直至退出现役。我当兵时佩带列兵军銜标识,我的班长们都是上士。我们团长吴金城、营长杨兆德、连长柴绍分别佩戴中校、大尉和上尉军銜标识。我们团、营、连三级首长都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当年他们又率领我们这些入伍不久的新兵参加援越抗美战争。招我们入伍的初衷是为承担修建北京地铁任务。当年我团的一部分营连已开进地铁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状态。1965年7月19日中央军委和兵种司令部突然发布命令调58团入越参加援越抗美战争,8月1日命令传达至基层官兵。隨后,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短期临战学习训练,8月29日在吴金城团长的率领下,全团4677名官兵分乘七列军用闷罐列车离开北京,挥师南下。9月初抵达云南开远。隨后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战场常识、战朮、对空射击、出国部队纪律、战场纪律的学习训练后,9月25日团先遣部队入越,10月8、9两日全团分批集结入越。入越时我团领导机关组成如下:团部 团长:吴金城 政委:许传经 副团长:齐永武 副政委:陈 陆司政后参谋长:周谦绍 总工程师:孙伯达 政治处主任:王占元 后勤处长:贾清荣当时我团基本采用四四制的建制,团下4个营,营下4个连,连下3个排,排下4个班。我们4营营长杨兆德,教导员任万琪,副教导员马广太。我们4营15连连长柴绍,副连长齐水寿,指导员张广玉,副指导员张礼湘。我团在营建制下有16个连队,另有团直属连队10个。这10个团直连队分别是团直和1、2、3、4营5个高机连,机械、修理、汽车3个连,另加卫生队、仓库两个连建制单位。
我团入越后,按中央军委和铁道兵兵种司令部的命令划归中国后勤部队6支队(即扩编后的铁道兵13师)建制,对外称6支队32大队。抵达援越抗美的战场后,全体官兵毫无例外地面临生与死、血与火、苦与乐的重大考验。每日、每时都要与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与敌特、敌机,与自己的革命意志、身体承受能力进行顽强地斗争。
一、在与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斗争中,常见的内容是:1、经常遭遇热带蚊虫,旱蚂蝗、蜱虫(草爬子)、毒蜂的吸血、叮咬。这些可恶的小东西寻常看不见,待你察觉到时已咬的你身上不是红肿,就是鲜血迸流。2、经常遭遇毒蛇与各种蛇类的抵近攻击。出工路上常遇到眼镜蛇,它们无论体量大小都敢扬起头来向你进攻。中午休息时,爬上大通铺,头刚想枕上棉被,你会突然发现被上、被下、战友们的棉被之间会有蛇类盘卧和袭扰,它们想与你同床共枕,伴你同眠。3、各种小动物如蜈蚣、还有穿山甲、蜥蜴、鳄鱼等不论日夜常在营地和哨位上频繁出没,给你带来不大不小的惊吓。4、狼、猴、野猪、狐狸、老虎、黑熊常会进入营地偷吃伙房食物,偷袭连里饲养的鸡和猪。个别连队还出现水蟒偷吃连队饲养的鸭子的事件。有些野兽会在夜间亲密地接触你的哨位,那种惊险、惊吓会让你永生难忘。当然也有可乐的时候,一大群猴潜入营房捣乱,随意动用营房物品,甚至想拖走枪械,让你震惊之余又捧腹大笑。5、大山深处,热带雨林环境,时常会发生强对流天气。暴雨、特大冰雹、山间飓风的灾害频发。山间飓风真能刮的天昏地暗,刮的飞沙走石,我们享受过那飞石砸人时的疼痛。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也真能席卷、冲毁一切,伤害那些躲避不及的战友。6、自己的营房自己建。在建我们那独具特色的毛竹营房时,无论是旱季、雨季营建工程不准推迟延期。尤其是雨季上山砍毛竹、伐木、割草,身上总是汗水雨水一起流。常常是几十天不见太阳,身上的衣裤从未干过。劳作中,战友们身上被毛竹、灌木、野草划伤、扎伤之事司空见惯。滑倒、摔伤,坠落、滚落山崖、山沟之事也在所难免。7、为防空袭,营地大多选建在密林中,大山陡坡下,山沟溪水旁,这已似成惯例。但伴之而来的是地震、山动、山体滑坡、落石、山洪的伤害也实难防范。二、在防敌特、反轰炸的对敌斗争中,常见的内容是:1、战友们在明处,敌特在暗处。我团从北京挥师南下时就有一名女特务尾隨跟踪,至到入越后才被发现擒获。入越后,敌特的骚扰破坏活动更是屡见不鲜,花样繁多。他们夜晚发信号弹、袭扰岗哨。白天打冷枪,企图伤害我军指战员。更有甚者,在我们对空作战,痛歼美军轰炸机时,他们用特务通讯工具干扰我军战地通讯指挥系统,他们狂喊乱叫,制造噪音,搅乱作战指令,妄图阻碍砥毁我军的作战行动。2、用劣质武器对抗美军先进的战斗轰炸机。当年,铁道兵基层战士配备的武器:班长是铁把冲锋枪,战士是不足每人一把的步骑枪。另外一个排再配备一挺五三式重机枪。一个营再配备9挺12.7毫米的单管高射机枪,组成高机连。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以这些劣质武器取得对敌,对空作战的骄人战绩。3、是要防范国民党军队战败后流亡在越,已经化为当地平民的顽固死硬份子可能突然发起的袭击报复行动。三、在与自己的革命意志和身体承受能力的抗争中,常见的内容是:1、"铁脚板”关。入越时为防美机轰炸,部队都是在夜色中以强行军开进。战友们要负重几十公斤重的背包、枪械、物资,用自己的脚板每夜走上几十公里,向指定的驻防地点集结。战友们的脚上水泡、血泡接连鼓起,在那险恶的战场环境中,谁也顾不上疼痛。大家以命相托,咬紧牙关前进!前进!战友们说:”路是走出来的,脚底板是练出来的,毅力是战场环境逼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2、“负重”。战友们到达指定驻扎地后,深山老林没有路,营房等着我们去建,公路等着我们去修,武器弹药、粮食供给、修路工具等等着我们自己去扛进山来。战士们用双手和肩膀负重,无论你身材是高大还是矮小,体格是健壮还是瘦弱,任务一到,一声命令:上!3、疾病。初到那热带雨林气候的战场环境,因蚊虫叮咬,饮用水源污染、蔬菜食物短缺、气侯潮湿、修路中磕碰划伤再趟水而引发的各种疾病,如疟疾(打摆子)、腹泻、胃病、夜盲症、湿疹(烂裆)、腿脚化脓、水肿等病痛在官兵中屡见不鲜。还有一些如肝炎与打风镐吸入粉尘过多而引起的矽肺病。这两种病,有些战友是在战场上发病,也有些战友是在复员归来后才发病,因这两种病而夺去战友生命的记载也较多。还有一种怪病:当年不知是因美军喷洒落叶剂污染水源引发的,还是因其他原因引发的,就是有很多战友的四肢、躯干多处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点,这些出血点不痛不痒,它在与战友们相伴多年后才逐渐地褪去。4、重体力劳动关。在战争环境下,工期紧、任务重,修建战略公路、修筑悬索桥要比和平环境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日晒雨淋敌机炸,营养不良伙食差,修路全靠锹和镐,一锹一镐往下挖,是入越初始阶段施工状况的真实写照。由于公路炸断,给养运不进来,盐水煮芋头、炒野芭蕉花当菜是常有的事。有时个别战友嘴馋偷吃一些野果、偷尝一些植物汁液,弄的险些中毒,让人想来后怕。越南的旱季骄阳似火,晒的战友们的臂膀脱一层皮又一层皮,人人都是黝黑的肤色中夹杂着片片白癍,战友们的衣裤都被汗水汗渍染成一片又一片的花色。施工中战友们被各种意外事故如:飞石、哑炮突然爆炸、工具和器械砸伤等造成的伤害时有发生。5、心理疾患。“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同连战友在战场上负伤、在战位上牺牲,让人心痛、让人震惊!一位战友倒下,对同连战友所造成的心理上的打击和伤害,会经久难忘。我们团有16名战友在援越抗美的战争中牺牲,其中我连就有3名。这些烈士的音容笑貌何曾远去?每每忆起他们的英雄壮举,战友们人人会泪水长流,唏嘘不已。战场归来后,有好长时间战友们对轰鸣而过的飞机声十分敏感,甚至有些战友还会有条件反射式的应激举动。战场的画面常入梦中,悼烈士、思战友,让人心绪难宁。我们团的小战士陈林林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洛湾新村人,1949年10月18日出生,1968年2月与他哥哥陈凯云一起应征入伍,弟兄俩人同在我团当兵,弟弟在团部、哥哥在连队。1968年7月15日入伍仅5个月的小兵陈林林在一次翻车事故中牺牲,团里派人将他哥哥陈凯云战友接到抢救现场与弟弟告别。当时,凯云几次哭倒在地,几度晕厥。心灵的创伤,心里的阴影,伴其终生。陈凯云战友退役后终日以酒为伴、精神恍惚,听说此情此景让人心中五味杂陈。但让人敬佩的是他们的父亲当年在贵州省化工建设公司任工程师的老共产党员陈老在林林牺牲后,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小儿子陈全福送到部队,继承哥哥的遗志,报效祖国。这就是共和国普通的一家人,满门忠烈,让人尊崇。

四、中国后勤部队6支队32大队(铁道兵58团)在援越抗美战争中的战绩战果与牺牲烈士状况的报告;我们6支队32大队(铁道兵58团)由1965年9月25日先头部队入越计起至1969年1月29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调58团回国,全团于3月10、11两日分批凯旋回国止,共参加援越抗美战争3年零6个月。在这三年半的时间中,58团先后配属5、6、1三个支队,转战越北、越西北、越东三地战场,主要完成了如下施工任务,取得如下战果:1、1965年10月至1966年底,按中国后勤部队工程指挥部的命令我团赴越北安沛配属5支队完成第7号战略公路的修建任务。5支队由50军副军长徐成功任主任,分别调沈阳、昆明、南京军区工程兵307团、308团、311团、144团组建。7号公路由坂菲至朗达,全长150公里。我团负责修建地处深山峡谷中的郭参至富朗段30公里的修建任务。施工和执行任务中李造栓、花毓泉、夏树亭三位战友牺牲,他们被安葬在越南龙福烈士陵园。杜金平战友在转场时遭遇敌机轰炸而牺牲,他被安葬在越南沙巴烈士陵园。1966年5月31日下午,我团3营高机连在反轰炸的对空作战中击落美军F—105战斗轰炸机一架,活捉欲乘红伞逃生的美军王牌飞行员甘诺德。2、1967年1月初至1968年7月底,按中国后勤部队工程指挥部的命令我团赴越西北的莱州,归建6支队。完成了第12号战略公路和莱州悬索桥的修建修筑任务。12号公路北起中越边境的坂南贡南至越老边境的西庄与当年著名的胡志明小道对接,全长231.5公里。我团负责莱州至孟东50公里路段与莱州悬索桥修建、修筑任务。执行任务中张树田、冯喜全、朱阿乐、王朝林、马文锁、张宝勤、林庆波、冯志国8名战友牺牲。刘兴光、陈林林两名战友在完成施工任务后的转场途中突发翻车事故牺牲。以上烈士有8名烈士被安葬在越南的孟莱和奠边府烈士陵园。王朝林、林庆波两位烈士因病在急送国内野战医院抢救时牺牲,他们被分别安葬在云南宜良原陆军58野战医院墓地和开远白龙坡烈士陵园。1967年3月27日上午,我团4营高机连配合支队的13军39师高炮营在莱州参加对空作战,那场战斗击落敌机一架、击伤一架。另两架敌机逃跑中被重炮追打,由于大山阻挡视线,击落、击伤状况不明。3、1968年8月至1969年3月按中国后勤部队修路工程指挥部的命令我团赴越东谅山配属1支队(铁道兵2师)完成河友铁路(河内至友谊关)同本路段(同模至本施)铁路的修建任务。在施工和执行任务中朱凤华、谢成清两名战友牺牲,他们被安葬在越南谅佳中方烈士陵园。我们铁道兵58团参战将士从援越抗美的战场上归来己经54年了。当年那残酷、惨烈的战场生活、生存环境,给战友们造成严重的身体、心理伤害。54年来,有近三分之一的战友们因疾病缠身,难得高寿,英年早逝,令人叹息。我们这些幸存的参战老兵人生壮丽,青春无悔,不忘初心,雄心犹存!国有难,召必回!抗强敌,保江山,党有召唤,且看参战老兵们挺身而出,再举钢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