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笔名,然空。实名,张仪飞,上海黄浦区图书馆诗社召集人。自由撰稿人。
等
文/然 空
在二月的桔树下仰望苍穹
期待那抹 涂满萧辰的红
于空渺的旧渡 希冀云烟深锁的彼岸
那艘摇摇晃晃 徐徐而来的船
漫漫长夜 长夜漫漫 天亮的时候
记得叫醒我的梦 切记切记
孤者夜风临别渡
今音(雍赓)评论
这首诗歌提出了一个如何相信自己眼光的问题。就题目而言,也包含着这层意思。在于希望与期盼同在和对未来有所发展的设想。同时也作为人物的一个心理障碍,如何跨过去。这个跨,对“徐徐而来的船”、对“我”、对“旧渡”、对“长夜”、从内心讲,需要面对。
诗歌环境的混沌也被表现在“云烟深锁”当中。但注定的是什么呢,比如在这一辈子,诗歌人物注定要成为苍世当中的某一个角色,如嘲弄、媚俗、憋屈、取笑、忍辱、潇洒。在诗歌里面没有发现人物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是指愤怒、森寒、堕落等,这些诗歌当中都没有。
可见,人物的底线非常清晰,清晰在“叫醒”。这是诗歌中好几个端面当中的一个。如诗歌的端面还有人物的初心依在,是第一段第一行的“仰望”。还有人物有底线的低调,体现在最后一段最后一样尾的“切记切记”。其中有不违背本心的存在,以及不会任人凌辱的意识。
诗歌把结构环境的重心则放在了第二段第一行尾的“彼岸”。对人物而言,它是一个未知数。如果是一个荒野森林,那里永远是最危险的地方,这是一个不会变的定律。不能乱闯。它和诗歌题目的“等”是一致的。但是人物没有灰心,他有的是信心和坚信,这是人物的素质。
在它面前,如果再去拿什么天赋和机缘去套,也不过是一滩无用的梦幻泡影。可以把这首诗歌看作是一个方阵,在这个方阵里面,看到的是人物走向,如第一段人物内心的满怀信心,第二段人物的翘首以盼,和第三段的不会轻言放弃。
作者:然空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