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晚上好!
你在我心中,我在你身边!
这里是Fm98.2兆赫,北镇广播电视台调频广播:烟语如歌
我是:云烟。愿我们每个周六、周日晚上准时相约在98.2.
我会陪伴在你的身边,与你共同体味那如梦的年华、如诗的青春、如歌的岁月、如烟的往事,和你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亲爱的朋友:寂寞的时候,别忘了你在我心中,孤独的时候,请记得我就在你身边!

今天,我们就走进力光姐的老家吧!请听——
我的老家
我的童年,是在辽西一个小村子长大的,它留下了我的快乐。
我的老家,和辽西普普通通的农家一样,五间土坯房,中间是厨房,我们那旮瘩土话叫“外屋地儿”或“外地下。”东西两屋,我们住东屋,二叔家住西屋。厨房一家一半。
我们家的院子有30米长,院墙也是用泥堆的,木头大门,挨着大门是猪圈,然后是一溜儿的秫秸杖子,杖子里面是我们家的菜园子。
土屋是我们的家,土炕是我们的根,老家是我们的脐带,连着我们的生命,牵着我们的魂儿。我们姐弟四人都是在土炕上出生,长大,在老屋度过了我们苦涩快乐的童年。
春天,门前的柳树发了芽,长了叶,随着春风翩翩起舞,春风一吹,田野里的曲麻菜,大脑瓜儿,(也有叫小根蒜的)苦麻菜,婆婆丁,跟着风长。放学后,我们挎着小筐儿去挖野菜,姐三个也能挖满一筐。母亲把挖回来的野菜清洗干净,用水煮熟,蘸着豆面吃,有时也把野菜剁碎,掺到高粱面,玉米面里贴饼子吃。
夏天,园子里栽种了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西红柿......它是我们的乐园。瓜果成熟时,时我们最快乐的时光。端午节到了,我家房后的樱桃树结满了通红通红,像红宝石一样儿的樱桃,我摘了满满一茶缸子,用水洗了,猴急猴急地吃起来,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连核儿一起吃下。
六、七月份,园子里的蔬菜渐渐成熟了。趁母亲不注意,我领着两个弟弟溜进园子,新鲜的黄瓜,顶花带刺儿,薅下一根,在衣襟上蹭蹭,吃到嘴里嘎嘣脆,清香满口。西红柿,我们土话叫洋柿子,又红又新鲜,引得我们的口水直流,拧下来一个,衣襟上擦擦,咔擦,一大口,黄绿色的汁水顺嘴流下来,那是一股清香的味道,原汁原味的味道。是现在无可比拟的。偷吃蔬果,被母亲发现,是逃不过一顿臭骂的。我们百般抵赖,可是嘴巴上的青绿色,衣襟上的痕迹出卖了我们。母亲嗔怪地说,还没熟透,白瞎啦!我们伸伸舌头,做个鬼脸儿。
后园子里母亲种了好多花儿,有凤仙花,我们土话叫季草儿花,指甲花,步登高,牵牛花......园子的两侧栽了桃树,枣树,杏树......果子成熟时,我们更是乐此不疲,一放学就跑到园子里。我揪了许多季草花,母亲把它捣碎,加了白矾,给我包在指甲上,染红手盖儿,我在同学们面前显摆。
果子熟了,我们大快朵颐,树下大点的,成熟时都被我们吃光了,眼睛就瞄上树上的,够不着,大弟就爬树,摘一个他先吃,我和小弟急得直咽口水,嚷嚷,快往下扔!噼里啪啦,果子扔下来,我们撑得肚子鼓鼓的,弄得晚饭都吃不下去了。
我们也不白吃果实,平时,帮助母亲拔草,浇水,捉虫......把大园子侍弄得花香袭人,清香扑鼻,果实累累,劳动的果实,吃起来才又香又甜。
冬天,白雪飘飘,我们扫干净雪,堆起来一个大雪人,围在雪人旁又唱又跳,快乐无比。晚上,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母亲缝补衣物,我们在火盆里埋上土豆,土豆是留着做菜吃的,不常有,我们就放玉米粒,在火盆里不断地翻动,以免烤糊。玉米粒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时,就烤好了,我们争抢着,糊香糊香的,吃得满嘴黢黑,成了大花脸,我们姐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得前仰后合。
有时,姥爷给我们讲宋江三打祝家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陆逊火烧连营......姥爷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如醉如痴......
现在,离开老家已经多年了,老屋也已归了堂弟。我的老家,童年的快乐,我的梦开始的地方,留在我深深的记忆里。
踏上回家的路
就想起那个小山村
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还有温暖的乡音
姐妹兄弟唠温馨
父母瞅着我那个亲
儿女扑进我怀里
妻子那爱的眼神
踏上回家的路
就想起那个小山村
记忆的闸门打开
涌出 来的全是乡魂
老石磨上碾岁月
承包田里苦耕耘
离开了家乡谋生计
心里装着小山村
带着乡魂闯天涯
无论如何忘不了根
我的老家
我的亲人
走南闯北家乡好
归心似箭往家奔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
别忘了:你在我心中,我在你身边!
这里是Fm98.2兆赫,北镇广播电视台调频广播:烟语如歌
我是云烟。再见!

本节目——
策划编导:程占全
主 播:高锦霞
撰 稿:王力光
编 辑:艳玲 佳美
合 成:苏佳美
监 制:王 东
系列节目:《烟雨如歌》由中国 北镇 梦圆医巫闾多媒体平台 出品
更多精彩,请关注《梦圆医巫闾》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