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婚纪念之三
文‖刘平(宁夏)

乡村中自古至今的传统说法是,母鸡叫鸣,是不祥之兆。会有什么不测之事发生?是人们最忌讳的事儿。
还说是,如果能及时斩杀鸡头,就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桂英一时之间,心焦火燎,惊恐万状,额颅畔边,渗出了汗珠子!她又急迫又气恼,情急之下,急中生智,奔跑追撵上前去,一把抓住鸡脖子,奔进厨窑,提了把菜刀,把鸡按在门槛上,使足了全身力气,手起刀落,砍掉了鸡头!
母鸡叫鸣,桂英斩鸡,两件事发生的太突然了,让我猝不及防!惊诧的翻身跳下了炕,瞪圆了眼睛,看着爱妻的举动!见她丢弃了“屠“刀,蹲倒在地上,两手发抖,喘起了粗气!我赶紧撵上前去,握住她的手说:“不怕不怕,我在跟前呢。你励真害啊!太了不起!攒劲的了不得!"
试想一下,她平时走路,遇见搬家的群蚁,都要绕道而行,谨怕踩伤一只两只。我在已往宰鸡时,她躲的远远的,不敢看一眼。而今天,温文尔雅的她‘,居然如此威风凛凛?雷雳风行,勇敢果断?犹如以后刘欢在电视剧《水浒传》中唱的歌词“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斩鸡头!?
此情此景,怎不让人感慨动情?我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即出了一身热汗,觉得身上的病,一猛之间,似乎轻松了一大半。
我妻手执莱刀,怒斩凶鸡,拯救夫君避灾趋祥的举动行为,感天地,惊鬼神!惊吓得我身体上的病魔,胆战心惊,屁滚尿流,抱头鼠窜,落荒而逃了!同时也感动了灶王菩萨,动了恻隐怜悯之心,伸出了援救之手,帮助我们驱赶病魔。让我转危为安,死里逃生。不治之症竞然奇迹般地好起来了。是贤妻桂英,把我从死神手中强夺回来了。
她把亲手斩杀的母鸡,拔毛开膛,下调料煮肉熬汤,让我吃肉喝汤。她要我一个人享用,给娃娃们解释说,这只兇恶的母鸡,只有患病的人独自食其肉饮其汤,才能化险为夷,化凶为吉。我心里明白,她是要我补充点营养,对虚痨病人肯定是有好处的。
贤内助今天所做的,就是一种“心理疗法”。吃了斑斑土喝凉水呢一一解心上的泥气。
我也把自己“死马当活马医"了,用自採的草药晒干碾成粉沫,像吃炒面那样,用开水冲服,效果也不错。总而言之,我活下来了,还是归功于贤妻。俗话说:“夫妻夲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我的体会是:夫妻夲是同林鸟,飞高飞低紧相随,飞远飞近不相离。
我以前有点身懒,是勤快的老伴“惯"下的“病”。 近些年来,我基本上改掉懒惰的毛病了。学勤快了,帮老伴洗碗洗锅,捡菜洗菜,洗盆抹灶。有时也揉面擀面,捞饭端饭,抓着擀杖缠“搅团",老有所学,老有可用。
她的失眠症年深日久,我为她邮购药,早晚端水催促她服药。端药水让她泡脚。侭量的“献殷勤"讨好,要让她心情愉悦。
我有个小小的优点,就是一辈子活到老没有吸过一根烟,也不嗜酒。我的兄弟和儿子女婿们没有一个吸烟的人。
人上了年纪,啰啰嗦嗦的碎米子话就多了。她对我时不时的有点报怨情绪,啥东西放的不是地方,啥话说的不合适。唠唠叨叨的,我对她那耳熟能详的唠叨话,听着顺耳,权当听音乐呢。几天不“唠叨”,还感觉好像缺了点啥东西似的。
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最珍爱的是书籍。爱藏书还热心写书,舍得花钱买书,书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书房中几个书架都摆满了书,与书为伍。早先一本书几毛钱,到后来一夲几十块钱。我买菜都要讲讲价钱,买书多少钱都不嫌贵。饭吃的稀一点,衣穿的单薄烂场一点都行,不可无书读。买书花的钱,有百分之五十是属于老伴儿的。她基本上没有什么怨言。
我订阅过《炎黄春秋》《炎黄世界》《新传奇》《文史天地》《书刊报》《文学报》等报刊杂志,都得花钱。
书是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源泉。读书可以开眼界饱眼福,让人明智知理。我的妻子儿女受我的熏陶引诱,都爱读书了。
2015年第五期《老伴》期刊上,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题名是《我的老伴读〈老伴〉》。记录了我的老伴儿读书的一个细节与概况。
我还热爱写作,青年时期写诗歌散文,在《宁夏日报》《固原日报》《宁夏文艺》《民族艺林》《六盘山》《原州》《老伴》等文学期刊上发表过。内部书号出版《平民稗史录》和《平民亲友录》两册。正规书号出版《平民与稗史》三卷夲。散文集《四十年前的往事回顾》《漫笔琐话》。与田再茂合编大型历史剧《奇冤忠魂》,自编现代秦腔剧本《高彩礼转零彩礼》。共计约二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一辈子深藏在心中的故事,无论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一笔一划,白纸黑字记录下来,成了书籍,成了历史。
俗话常说,有点成绩的男人,背后都有位淑女,此话言之有理。
大儿子刘敬东也爱读书热心写作,出版诗集《远夜遥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西檐之歌》,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4年,我们父子两人由原宁夏作协副主席火仲舫先生提携推荐,同时成为宁夏作家协会会员。
同年,我们的家庭,被评为全国首届书香之家。忝列为全国996戸、宁夏16户、固原市3戸之一的“书香之家“的光荣行列。
同一年时间,两大喜事来临,可以说是双喜临门,可喜可贺!全家人获此殊荣,老伴儿的功劳是第一位。
我们在国外的大孙女儿刘婕,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小孙女刘妤,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国内的大孙子刘星琦,正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念三年级。小孙子刘星揚才上幼儿园中班。奶奶早送晚接,接回来与爷爷滚球玩耍,作各式各样的游戏,惹的爷爷奶奶乐呵呵的,笑口常开。逗孙之乐就是天伦之乐。三个外孙子都上中学,都忙于学业。
读书写文章都得佔用时间,熬油费捻子,肯定耽误很多家务活。这无疑会给老伴儿加重负担的。这些事儿,她既能接受也能承受,拖累了我的老伴儿了。
买书花一次几块几十块,印书花的是大钱,一次就是几万块。不过,到我出书印书时代,经济已经不成问题了,有大儿子的大力支助了。
到了我们老两口干不动农活时,平川地国家征用了,山地退耕还林了。我们以失地农民的资格,买了养老金。两人每月有近五千元的收入,够花够用了,感觉到钱多的很了。受过穷困的人,会过日子,懂得节省,容易知足。大儿子过段时间想给我们寄点钱来,一次次的都被我们婉言谢回了。
国内的女儿女婿儿子儿媳,给我们两人一年买几次衣服,衣帽鞋袜多的没处放,还在不停的买,劝说不下。各样的肉类面食隔三过五往来拿,挡都挡不住。
每年的父亲节或是母亲节,儿女们这样那样的礼品送到家。今年的两节,儿女们别出新裁,给父母发红包,兄弟姐妹们互抢红包!搞的轰轰烈烈,热闹极了!
我们是老有福享,老有所依,老有可乐。人老志不老,生活有目标。人老梦不老,夕阳无限好。

儿女孙子们都能意识到:“家中有老,是个宝”。都懂得:
活着孝顺是福气,胜过死后唱大戏。千里烧香拜佛堂,不如孝敬爹和娘。千两白银万两金,不如父母养育恩。
在我们安度晚年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社会和谐,海宴河清,老百衣食无忧,生活稳定,天下太平。党的富民举措,深得人心。我们晚景很美好,生活在福窝窝里了,就像是跌进蜜缸里了,甜的很哪!与前半生相对比,过日子犹如过年一样,简直就是人间天堂。我们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改革开放!让我们享受到无比幸福的晚年生活。我们更加热爱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老伴侣有时还引领小孙子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