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泄爆事故频令美国人活在恐惧中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2月27日,新华网、央视网援引英国《卫报》当地时间2月25日发表一篇深度调查报道指出,对俄亥俄州火车脱轨导致化学品泄漏事件的数据分析表明,这一类意外泄漏事件在美国频繁发生,平均大约每两天就会发生一次。
非营利机构美国防止化学灾害联盟表示,仅在2023年的前七周,就记录了30多起化学品泄漏安全事故,大约每两天发生一起。该机构2020年4月以来记录到至少475起化学品泄漏事故,2022年记录到188起,比2021年增加11起。
这是美国防止化学灾害联盟制作的美国化学品泄漏事故图[玫瑰],红色图标表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事故,紫色图标表示2023年1月1日以来的事故。
去年9月,加利福尼亚州一家资源回收设施发生腐蚀性物质溢出事故,造成9人中毒需要就医,300人疏散;去年10月,路易斯安那州一家石油化工企业发生化学品爆炸事故,附近居民被疏散;去年11月,堪萨斯州一家酒厂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100多名居民呼吸系统出现问题需就医,学校关闭。去年12月发生多起化学品泄漏事故,在其中一起发生在堪萨斯州北部的事故中,一根粗大的输油管道破裂,200多万升原油流到附近地面与河道中。至今仍有数百名工人在清理污染。治污费用近5亿美元。
据美国防止化学灾害联盟统计,包括本月初在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发生的“毒列车”脱轨事故在内,美国近两年半里发生10起与铁路相关的化学品泄漏事故。
美国绝大部分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在数以千计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的设施附近。曾在美国环境保护局负责化学品安全事务的马蒂·斯塔尼斯劳斯告诉《卫报》记者,住在化工厂附近的居民对类似东巴勒斯坦镇的化学品泄漏事故“司空见惯”,“他们每天活在可能发生事故的恐惧中”。
斯塔尼斯劳斯说,美国有约2亿人经常面临遇到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其中许多人是有色人种,或弱势群体。
埃博妮·科克伦与丈夫和16岁的儿子住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一片工业区附近,那里位于“毒列车”事故现场以南约640公里处。当地因为有11家化工厂得名“橡胶镇”。
据《卫报》报道,当地居民经常闻到“奇怪的”气味。为随时应对化学品泄漏,科克伦家中常备应急背包,里面装有急救用品、护目镜、换洗衣服等物品。
科克伦是呼吁防止化工厂污染的“橡胶镇紧急行动”公益机构的一名志愿者。该机构致力于监测化工厂周围空气质量,组织疏散演习,帮助居民做好应对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准备。
无独有偶,当地时间2月22日,据美国国家核安全局(NNSA)发言人称,当天上午,位于田纳西州橡树岭的Y-12国家安全中心发生“涉及铀化合物”的火灾,引发了紧急响应。发言人称,火灾发生在当天9时15分左右,大约200名员工从大楼疏散,火灾发生附近的其他建筑物里的人员也被疏散。但,明明铀化合物火灾属“核事故”,当局偏偏急忙重点声明当前“没有受伤或污染的报告”。
笔者注意到,“毒列车”脱轨事故发生后,美国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频频。虽然美国国会有49名议员呼吁美国环境保护局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利福尼亚州联邦众议员娜内特·巴拉甘说,运载有毒化学品列车脱轨事故是一起“环境灾难”,联邦政府亟需采取措施,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但,美国国务院与白宫,却对此竭力隐掩消声。而令成千上万美国灾民活在恐惧之中。长期神话中的美国“民主、人权”去哪了?特赋《江城子》为评为纪。
美国多频泄爆鸣。
道玄明。
祸无情。
抹去真相,
当局急消声。
空有莺歌观赏月,
灾民恐,
度人生。
——2023年2月2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