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广播电视台Fm98.2兆赫,综合广播,现在是:说北镇!!!
说北镇•历史8:
古城5

幽州北镇古城的由来,与耶律倍曲折的人生有着直接关系。辽太子耶律倍虽然没有当上辽国皇帝,但他对谱写北镇辉煌的历史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历史上有了耶律倍,才出现了医巫闾山的读书堂和高美人行宫;正因为有了读书堂和行宫,耶律阮皇帝才把他父亲耶律倍葬在医巫闾山为显陵;正因为有了显陵,才因陵设州修建显州城,下设三州三县,才有了今天的北镇城。历史上也称奉陵邑、辽上京的陪都。乾隆在诗中这样描绘:“胜国扼冲地,陪都属邑城”。耶律阮薨后才跟随父皇的灵魂祔葬于显陵;正因为有了显陵,耶律贤皇帝和肖绰皇太后才跟随爷爷附葬于显陵附近为乾陵;正因为有了乾陵,才设置乾州及修建乾州城,下设一州四县。正是因为有了显陵、乾陵才有辽国的最后一位皇帝耶律延禧及辽朝不同辈分的国王、郡王、妃子等跟随先祖葬于北镇医巫闾山。辽国的五处皇家陵寝,两处在北镇,九位皇帝三位葬在北镇医巫闾山。

耶律倍(公元899年—公元936年),又名突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长子,公元916年立为太子。公元926年他跟随太祖攻灭渤海国,太祖封他为东丹王。耶律倍仿照汉制治理东丹国,深受百姓爱戴。辽太祖带兵在从东丹国返回上京时,病死于扶余,今吉林省农安县。本来皇位就应该是太子继承,可是在继皇帝位上,耶律倍和弟弟耶律德光发生皇位之争,而母后述律平却偏袒次子耶律德光,并为耶律德光清除异己,最后耶律德光被立为皇帝。耶律倍不但没有当上皇帝,而且受到母后述律平和弟弟耶律德光的监视、刁难和压制,耶律倍无奈将妃子和四个儿子耶律阮、耶律娄国、耶律稍、耶律隆先做人质,留到东京辽阳,自己带四十余随从来到医巫闾山隐居,在最高峰大望海山修筑读书堂,藏书万卷。耶律倍在医巫闾山期间,结识了北镇汉族高洁女儿高云云,两人一见钟情并结为夫妇,在读书堂北侧,为高云云修筑行宫。耶律倍在闾山以狩猎、读书作画为趣。有时由于大雪封山,在大望海山上下不便,耶律倍又将一部分书籍搬至观音阁。现在大观音阁景区的旷观亭、望海寺、万年松、风井、道隐谷都是耶律倍留下的建筑与足迹。特别是大石棚“道隐谷”的来历与耶律倍的第五个儿子耶律道隐有着直接的因联关系。耶律倍在闾山因画了一幅“逐鹿图”招来了耶律德光的逐杀。耶律倍知道信儿后,十分愤怒,站在最高峰面向上京高声喊道:“我已天下让祖上,今反见疑,不如适它国已成吴太伯之名”。发泄后的耶律倍带着高云云及四十余人从医巫闾山逃到辽阳,又从辽阳转到大连旅顺,从海上乘船逃到后唐都城洛阳,在大连上船时又写了一首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此时后唐李嗣源皇帝也密诏耶律倍去洛阳。他到了后唐后,后唐皇帝李嗣源高格接纳了他,并赐以怀化节度使等官职。为了表示对汉族文化的崇敬,耶律倍接受了李嗣源皇帝的赏赐,改名李赞华。后唐皇帝李嗣源死后由李从厚继位。公元936年4月,李嗣源的异子李从珂发动兵变,杀死皇帝李从厚夺取了帝位,残酷的厄运又落到了耶律倍身上。这时耶律德光帮助石静瑭称帝建立后晋,并攻打后唐。不久李从珂兵败,在无望的情况下,李从珂想拉耶律倍一同自焚。史书记载“从珂欲自焚,诏倍与俱,倍不从,谴力士李彦绅害之”。耶律倍死时年仅38岁。后来耶律德光念及兄弟情份,派侄子耶律阮将耶律倍尸骨运回大辽。耶律阮因父亲酷爱医巫闾山,所以将耶律倍葬于医巫闾山,就是现北镇市富屯乡西山三道沟。

好了,听众朋友,说北镇——北镇古城历史今天就给您说到这里,下次接着给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