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昌江等你来
文 / 符天明
昌江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西部。开始设县,名为至来县,后改为昌化县,因与浙江省的昌化县同名,又因昌化江从五指山发源后流经昌化县,故将昌化县改为昌江县,l987年12月,昌江县改为昌江黎族自治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山海昌江,如今是新时代,海南自贸港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远古昌江是海南祖先早期人类生活的地方,是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的发源地,这里独特黎族风俗民情,孕育了远古昌江的奇特传说,黎家故事。这里有崛起造福海南人民的核电站,处处绽放光明。昌江既有著名的中国芒果之乡,又有在2014年4月22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金色大厅唯一一个荣获国家林业局权威机构颁发的“中国木棉之乡"荣誉称号。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在给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关于同意授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中国木棉之乡"的通知》中指出:昌江县木棉栽培历史悠久,发展基础扎实,当地政府利用民间成熟技术培育苗木,扶持苗木培育专业户,引导农民广泛种植木棉树,为大力发展林业第三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昌江县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转型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发展开放型服务业的主导产业,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在全国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引领带头作用"。

木棉之乡的昌江,在原来野生的六万株木棉古树,发展到现在已达十三万株木棉树,大部分是木棉稻田,木棉田洋,木棉田野,木棉山坡,昌江木棉古已有之,上百年有人文内涵的最美木棉树王,有称英雄树,英雄花,团结树,团结花,近几年格外抢眼的木棉稻田,黎乡黎族稻作的木棉稻米,营养丰富,酿酒香甜,这得益于当地政府的英明决策与精巧策划,近年来昌江黎乡木棉持续”走红"的背后是昌江推进全域旅游的不懈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昌江将木棉景点与昌化棋子湾之美融合,与霸王岭和王下山美水美融合,与黎苗千古情“三月三"故乡民族文化融合,赢得了游客的青眯,也创出了昌江木棉旅游新品牌。

2023年,又一个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当所有的树木沉浸在慵懒的冬梦中的时候,昌江黎乡木棉花红热烈而奔放,送来了春的消息,那一簇簇鲜艳的红棉花开遍木棉稻田,田野山坡,如一团团烈火,燃烧着春潮涌动的岁月,似有千万激情,万千渴望,春天,正是木棉之乡春赏木棉红的黄金时节,木棉之乡不误农时不负春天,当人们走进木棉稻田,眼下是绿油油的秧苗,抬头是万树木棉花红,人生如果你没来过黎乡看木棉花的春天。

不是完整的春天。来海南一定看木棉之乡多彩昌江。短短几年来,昌江木棉已然成为各国的旅游名片和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海南日报曾发表过《木棉更红昌江更美》当地黎族作家的文章,木棉美景的图片曾刊登在《求是》杂志封底,海南博鳌论坛作画廊,深受世界各国嘉宾的赞美。兔年更是持续"霸屏",成为新海南名副其实的昌江木棉"网红"。亮相央视新闻,三沙卫视等多家新媒体平台报道。《木棉花之歌》《木棉花红聚聚来》《木棉花开迎客来》的歌声悠扬,空灵,嘹亮。

海南岛木棉织布,历史悠久,苏东坡贬谪海南三年,曾亲自记载了素不相识的黎族青年赠送吉贝布为东坡御寒的暖人故事,东坡笔下黎汉百姓民族团结一家亲,木棉布承载着这些动人的历史,木棉在民族研究纺织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为深丰富旅游产业,木棉之乡为昌江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为此,今年2月4日,25日,先后在宝山稻田与排岸稻田举办了”遇稻美好,木棉之恋,稻田音乐秀的宣传形式,正式启动"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打造“木棉稻米”,木棉民族文化研究,随着申报非遗工作的进展,也将助力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木棉之乡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二月,走进春天,走进木棉之乡,一边看花一边欣赏从木棉稻田传来悠扬的黎族歌谣:朋友!朋友!多彩昌江等你来,木棉之乡请你留下来...
2023年2月24日写于昌

作者简介:符天明中共党员,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原宣传部部长,黎族作家,现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报告文学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歌曲获海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活动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