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瑞图 碑字留在'金仙岩'
文/梧闽
清朝乾隆版《龙溪县志.仙释》专题记载漳州的神仙故事,开头这样说'老氏浮屠异教也,何以书书之,仍旧志也。秦始皇游海上求仙人羡门,属《史记》载之;汉明帝梦金人及白马驮经,事后《汉书》载之,然则一邑之乘必立异乎哉志《仙释》!这段开门见山的前言,很有意思,历朝写《府志》或《县志》的总编,都很高配,由知府或知县担任,由于清朝兴起的'文字狱'害死许多标新立异的读书人,如一秀才应景脱口成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便被人举报,影射清庭鲁莽无文化,而入狱处斩……作为《县志》撰稿人,一般都具进士文凭……说仙论鬼的卷页,必须道出立场与依据,儒家弟子一贯尊重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教诲,故第一句'老氏(道教)浮屠(佛教)异教也。'表明立场;后面讲的是写《仙释》属于《史记》或《汉书》的惯例,即依据……文字虽短,足见县志的撰写人非常谨慎,言简意亥!

《龙溪县志》.写的第一个神仙在云洞岩,就一句话'隋潜翁开皇时人,练形石壁山养'白蝦蟆'以自随,后不知所终。'民间传说是养鹤而不是白蝦蟆……所以,云洞岩又称'鹤鸣山',如果按县志《仙释》,应该叫'蝦蟆山'(闽南话蟾蜍山),显然没有诗情画意,龙溪县未建县(梁大同六年)以前,云洞岩这个地方,就有'潜翁'养着一群蝦蟆,而且跟着他悠转……嘿嘿!去年夏天,我陪龙海东泗虎渡苏百灵书记去江西于都,找位置养'牛蛙',与蝦蟆同类……想起来也是继承'潜翁'的遗风而《龙溪县志》写的第二位神仙,名气可大了,这就是漳州南乡'小三平'所祭拜的仙祖,漳州道教正一道发祥地,与平和三平所祟拜的杨义中禅师,同样发生在唐朝。佛道儒三教俱全,漳州的唐朝文化不简单……

《龙溪县志》卷十九曰:'唐康仙,不知何许人,乾符间,卖药长安,遇中丞黄碣,自称圆山琵琶坂(今九湖镇蔡坂村),康长史及黄碣后过漳州问,圆山琵琶坂乃有康长史者入祠,见像如长安所见,因欲移其祠于山上,夜康见梦曰:卖药因循未得还,却因耽酒到人间。一心只恋琵琶饭,无意更登山上山。',相传康仙祖在长安卖药,医人无数,亦揭榜治好皇帝的皇太后,而被赐封'长史'一品官阶,故后来史志对仙祖,都以'康长史'尊称他,那个在长安街上与康长史一面之缘的黄碣秀才,后来中进士到漳州当知府时,特地去圆山康仙祠(今九湖镇田中央村)拜偈仙祖,抬头一望,不禁大吃一惊,与长安衔上相遇时一模一样,栩栩如生!于是动了善念,计划把康仙祠动迁到圆山平顶……因为那儿离天近一点,而且可以俯视漳州美丽的山川风光,没想到,当晚仙祖马上写一首诗,托梦给黄碣'无意更登山上山',神仙的仙祖耽酒坠落人间,恋上漳州这块地灵人杰,物华天宝'的好地方,不想走了,也乐不思蜀,不想登高上山,而是想沾一点人间烟火……到了明朝,仙祖祠所在的琵琶坂,迎来蔡坂社张光惠进士从洞庭湖上捡到二粒水仙花返乡,从此这里成了'仙家无药艾长安,坂下有花香世界!' 仙祖……毕竟爱漳州,百姓亦敬仙祖,从此这儿香火不断,人丁兴旺!

明朝书法大家张瑞图的碑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释道'所追求的精神,总是需要偶象化的标的。这是世界宗教文化的演绎同归。佛教的'佛',道教的'仙',儒教的'圣',是闽南百姓心目中的红公,这是祈福拜神的聚焦点。而漳州圆山的仙祖,九龙岭的土地公同属道宗红公。九湖蔡坂的岱仙岩同祈也是圆山仙祖的道场,一样都闻名遐迩,信众遍布海内外。而我想说的白水金仙岩,不知道过去拜的是哪位大仙。而今却发现游人去崇拜一位书法家一一明朝书法大家张揣图,这个先人官品和人品值得商榷而已!

明朝晋江知县,大书法家张瑞图留在白水金仙岩的书法遗迹···书法棱角分明,横竖苍劲,但是这并没有代表张瑞图的品性,大奸臣魏忠贤自比孔子,叫全国各地为他立'生祠',古代圣贤,一般死后才由后人立祠志念,九千岁魏奸未死就想永垂千古,建祠颂德…而下面臣民少有响应,福建只有晋江知县张瑞图,为了巴结讨好,动用国库为其建'生祠',并为魏忠贤撰写'颂词',被人不齿,谓之'无骨',人并不如字,人亦不如文…在白水写的'道教圣地'书法,写的非常好,金仙岂肯认其人?



老公安林志祥,与曾经辉煌的金仙岩
不过,白水金仙岩应将'翁图'的崖刻'道教圣地'书法真迹保护好,从书法艺术而言,康生的字也是一绝,明朝张瑞图的字,不可不谓之'大家',此字也是他留在闽南漳州的绝品!嘿嘿!

(林志祥摄)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