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东欧战乱周年拜登闪访基辅打鸡血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2月21日凌晨新华网、央视网综合报道,美国总统拜登2月20日,突然秘密闪电式访问战火纷飞中的乌国首都基辅,送上5亿美元军火“鸡血礼包”,让外界颇为惊讶。
此前,美方一直以“安全问题”作为拜登拒绝访问基辅的原因。法新社2月20日称,白宫官员透露,为了防止冲突,美方在拜登访乌前“数小时”,向俄方通报了访问消息。根据白宫发表的声明,拜登2月20日与乌戏子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称美国将向基辅再提供包括“海马斯”火箭弹、反坦克系统和雷 达等约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援助,具体内容将于21日正式向外界公布。美联社2月20日称,拜登对基辅的访问持续了5小时,之后他离开基辅前往波兰,今天2月21日他将在那里发表东欧冲突爆发一周年的演讲。巧合的是,今天2月21日,俄总统普京也将在俄议会发表国情咨文,东欧冲突局势被认为是重点。
综合外媒报道,2月20日一早,基辅就流传着“某位大人物将来访”的消息。英国《卫报》称,基辅市中心的道路被禁止通行,乌外交部长取消了2月20日早上前往布鲁塞尔的行程,有关“西方最高级别官员”当天访问基辅的猜测传播开来。
之后,拜登和泽连斯基在基辅街头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路透社2月20日报道称,当拜登和泽连斯基一起走出基辅的一座教堂时,空袭警报响起。《纽约时报》称,基辅几乎每天都会响起空袭警报,但警报器的刺耳声加剧了紧张气氛。《卫报》的描述称,在大量安保人员的簇拥下,拜登和泽连斯基走过基辅街头,证实了上午的传闻。
白宫官网随后发表拜登的声明确认,他当天前往基辅,并与泽连斯基会面。“在全世界准备纪念俄‘野蛮入侵’乌一周年之际,我今天在基辅会见了泽连斯基总统,重申了我们对乌克兰民主、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不移的承诺。”拜登在声明中称,他将宣布再次向基辅承诺提供“海马斯”火箭弹、反坦克系统和雷达等关键设备,并将宣布对俄精英和公司实施更多制裁。 “出于安全考虑,拜登对基辅的访问是秘密进行的。”《纽约时报》2月20日披露,美政府发布的公开信息称,拜登将于21日早上抵达华沙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官员们也一再否认此行中有宣布“拜登访问基辅”的计划。“白宫19日晚上发布的拜登20日日程表显示,他当天在华盛顿,晚上将启程前往华沙。而实际上,他此时已经在半个地球之外。”报道称,拜登在18日深夜溜出华盛顿,“空军一号”专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9日凌晨4时15分起飞,“只有几名发誓保密并被没收手机的记者,以及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等几名官员随行”。之后,拜登从波兰边境乘坐10小时的长途火车抵达基辅,“因为乘坐飞机进入战区不安全”。
“对于一位 80 岁高龄的总统来说,这是一次艰苦的旅程。”《纽约时报》20日渲染称,拜登对基辅的秘密访问让人想起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2003年在感恩节时突访伊拉克美军兵营和奥巴马2010年秘密前往阿富汗美军兵营劳军,而拜登的这次访问“更加危险”,因为访问现场“没有美军的保卫”。
基辅方面高度评价拜登此访。戏子总统泽连斯基2月20日称,这是“美/乌关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访问”,这次访问的结果“肯定会在战场上产生影响”。
难得的是,莫斯科官方2月20日没有立刻对拜登闭访基辅做出正式回应。塔斯社称,俄独联体国家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扎里欣20日表示,普京总统将在21日的国情咨文中提及拜登访问基辅的挑衅举动。他认为,拜登故意在普京向联邦会议发表国情咨文前一天抵达基辅,意在挑战普京。
俄新社20日晚间称,俄科学院教授亚历山大·古谢夫认为,拜登此次闪访基辅证明美西方已成为东欧冲突的直接参与方。美国将继续向基辅提供一系列重要军事装备,莫斯科应该对此做出回应。古谢夫表示,拜登此次访问可以视作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意味着在美西方国家支持下,东欧冲突对抗将继续进行下去,并面临持续升级的风险。随着俄美关系持续紧张恶化,基辅当局已越来越成为西方国家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并充炮灰。
据俄《观点报》20日报道,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安德烈·克里莫夫称,要解决东欧冲突问题,美总统只需打几个电话。但他亲自去了基辅,因为他需要它,需要提高拜登自己的国内选民支持率。“至于乘火车抵达基辅,我只能说一件事:莫斯科人是文明人,不会向美国总统的车厢开火。当然,美国人知道这次访问可能带来的后果。”
《观点报》还称,俄政治学家、美国问题专家马列克·杜达科夫认为,拜登此次闪访基辅,很大程度上出于自身政治考量,试图将东欧冲突问题作为其总统竞选活动的关键主题。“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是最后一名直到今天才访问基辅的西方主要国家元首。”
德国政府发言人2月20日对拜登访问乌克兰表示欢迎,称这是一个“好信号”,但拒绝提供进一步评论。《纽约时报》称,拜登定于21日上午会见波兰总统杜达,并于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在华沙发表演讲——“创造拜登和普京在同一天各自谈论乌克兰问题的分屏画面”。
至于拜登此次闪电访问基辅的另一个背景是,美国国内和西方各国在所谓“支持基辅”问题上出现裂痕。《纽约时报》称,美国的一些最坚定的盟友已敦促基辅开始就一项可能涉及将领土割让给俄的和平协议进行谈判。在美国,新上任的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和一些共和党议员要求结束为东欧冲突无限开支票。
最新的争议点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发言。他18日表示,中欧冲突只能通过谈判来结束,“我希望俄在乌战败”,“但击垮俄从未也永远不会是法国的立场”。对此,泽连斯基在意大利《晚邮报》19日刊登的采访中称,“马克龙考虑与俄进行任何形式的对话,都是浪费时间”。
法国《回声报》19日称,蒙田研究所特别顾问米歇尔认为,马克龙的发言存在失去盟友信任的风险,“(法国)总统确信俄在欧洲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有必要与其进行讨论”。法国电视台评论认为,对于马克龙来说,毫无疑问,俄国人将重返谈判桌。马克龙仍然希望他过去与普京总统保持的关系能够让他扮演冲突调解人的角色。
笔者认为,拜登此次黑风夜行万里、又改乘火车绕道10多小时,对基辅进行5小时的神秘闪访,为戏子总统斯基送上5亿美元军火的“鸡血礼包”,对于已陷入“水深火热”战火中的乌国灾民,绝对是“雪上加霜”。对世界和平也绝对是“再添一把火”。特赋《乌夜啼》为评为纪。
黑夜遮踪迹,
匆匆诡秘无声。
拜登闪电乌都行,
鸡血抚饥伶。
欧战周年转瞬,
凄然涂炭芸生。
可怜基辅充灰命,
亡国不安宁。
——2023年2月21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