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吕志平
“看人下菜碟”,意思是观察客人的情况,安排吃的东西,比喻不能一视同仁,待人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
如今,这句话有点变味了,人们常把投机取巧、对人不能一视同仁的做法叫做"看人下菜碟"。也有人把这种人称为长着一双势利眼。这种人的特点是头脑灵活,善于捕捉人的内心变化。
但也有的人是以貌取人,对上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对下趾高气扬,装腔作势。这种现象也可能是社会发展主弦律内个别的跳动音符,但有时却引起人的不愉快。
朋友给我讲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刚刚大学毕业去某局办事。他进了人事科,坐在板凳上,等待着前面的人办理事务。待他前面再没有别人办理事务时,他站起来走到那个科员(也可能是科长)办公桌前客客气气地说:“你好,轮到我了。”那人上下打量他一番说:“等一下!怎么这么着急!一点眼力也没有。”
朋友坐到板凳上,耐心地等着人家休息够了。几分钟后,那人慢条斯理地问:“啥事?”说话的同时,他头不抬眼不睁。俗话说“人在衣服,马在鞍”当时朋友的心情真是五味杂陈,心想自己受冷落很可能是因为衣着朴素!后来在和我们谈起此事时,他还开玩笑地说:“我可是堂堂正正的大学生!”再后来,他当上了这个局的副局长了。
如果这种人不是代表个体,那么对一个单位或一个公司带来的影响绝不是积极的。
十多年前,我弟弟因公负伤,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九级工伤。其单位派出两位中层领导协商处理此事。
他们在我家落座后,其中那位个头不高,有点秃头的中层领导环顾房间一遍,然后把不屑一顾的目光落在我们身上。
我和夫人都是普通工薪族,工资不高,没有多余的钱用在穿衣打扮上,更谈不上时尚了。
那人盛气凌人,侃侃而谈,讲了一番大道理。我们本着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处理这个事情,我们依旧和颜悦色,尽量做到求同存异。最后那人说:“3000元钱!一次性了结这个事!其他免谈!”
第一次协商以失败告终。第二次也没有进展。
有的人常把对方的忍让、包容看作是畏惧、懦弱。平等和相互尊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付那些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我们“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第三次协商,他们刚刚落座,我夫人说:“咱们是为了处理问题才坐在一起,我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略知一二。伤残费、医药费、护理费和误工费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这个没有协商余地,其他可以协商。二位可以先看一下,如果你们觉得还有协商的余地,咱们再坐下来谈。我们不愿伤和气,否则也不可能坐下来谈到现在!”说着把一份打印好的民事起诉书递给对方。
两人面面相觑,沉思一会儿,那位矮个子的中层领导不再像起初那样骄横,也没有再多说一句话。他们仔细看了一遍后,另一位领导说:“我们做不了主,回去和领导汇报再作决定吧。”
在此之前,我们就工伤方面的问题咨询过律师。我夫人翻阅了大量有关劳动工伤的资料,也仔细看了一些民法的书籍,写了一个民事起诉文稿。
后来我们又经过两次协商,最后达成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
通过这次打交道,我们和那两位中层领导也算认识了。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那位个头不高的中层领导又和我坐在了一起。他小声问我:“你家嫂子哪里毕业?沒想到说话这么有条理,她咋懂得这么多。”
我半开玩笑地说:“七十年代末,她以全乡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了一所中等学校学习了两年。” 他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接着又问:“现在她干什么工作?”我说:“某个企业的工程师。”他苦笑了一下说:“怪不得思维这么敏捷呢!”我笑着说:“老虎不发威,你当它是病猫呢!”
俗话说“千人千脾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和方法。这种八面玲珑、处事圆滑的人,在当今的社会中的确混得风生水起,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但前提应该是不妨碍他人生活或不影响他人利益。
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石是平等和相互尊重。对于这种“看人下菜碟”的人,我们要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要么避而远之。
作者简介:
吕志平,男,本科学历,高级英语教师。一九八二年进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一中学,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