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花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守住文化根源,以传承、弘扬、创新的发展理念,引领花瓷走上产业复兴、产业发展和市场融合的发展新路子。”2月14日,袁留福深有感触地说。
多年来,袁留福专注于鲁山花瓷的挖掘研究、传承创新,熟练掌握了鲁山花瓷的制作烧制技艺,取得了高级工艺美术师证书、国家陶瓷烧成工高级技师证书,荣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原大工匠、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级的文化博览会,先后获奖100多项,获专利21项,发表论文5篇。
为深度挖掘花瓷文化,推动鲁山花瓷产业发展,袁留福2011年发起成立了鲁山县段店花瓷文化研究会,并任会长;2012年成立了鲁山县段店花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有限公司,并建造了集收藏、鉴赏及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鲁山花瓷艺术馆,出任馆长。
随着鲁山花瓷烧制技艺的逐渐成熟,袁留福对花瓷系的古窑址和各窑口的艺术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2016年、2017年先后参加“文化部·教育部”组织举办的两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班,2019年、2020年、2022年参加人社部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举办的陶瓷装饰与烧成创新研究高级研修班并顺利结业。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袁留福对器型特点、釉色变化,以及早期民窑的风格到官窑的艺术成就,都认真细致探讨与研发,从中吸收精华,使作品形成个性化的特点,在创新研发文创旅游器型方面更为独到。他创立的“留福花瓷”品牌被评为市老字号和中国陶瓷行业十大品牌,获金银奖113项,被法国文化艺术中心和河南省、浙江省等地文化馆永久收藏40余件。
为发展壮大鲁山花瓷事业,袁留福坚持家族传承、外招学徒、花瓷进校园等举措,培养新生人才队伍。经过多年悉心传授,培养出袁伟瀚、赵鲁楠、袁淼娟等一批花瓷传承人。“从选料、练泥、拉坯、修坯,到上釉、烧制、温度,袁老师把花瓷烧制技艺、釉料配置、器型创新设计等最精华的东西倾囊相助,让我受益匪浅。”袁伟瀚说。
在传承创新花瓷文化事业的同时,袁留福积极参与金秋助学、光彩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探索推行“企业+车间+贫困户”模式,为抗击新冠感染疫情捐款捐物,因此被授予河南省爱心陶瓷艺术家、中原人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在泥与火的世界里,袁留福挥洒着汗水与激情,收获着梦想与荣光。他对鲁山花瓷事业充满信心,深知艺术家的青春在于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将始终秉承工艺传承、创新发展主线,坚持艺术品、实用器“两条腿走路”,潜心钻研、上下求索,真正让花瓷走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