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记
文/张凤英

过年记正月初五的早上,在我们目送的背影和孩子毅然决然地奔赴中,我们小家里春节的味道戛然而止。
疫情困扰三年之后,举世瞩目的春运又拉开了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去年年底开始,新冠席卷全国,每一个人的结果不一,即便阳康了,举手投足之间都觉得累,所以今年的春节许多人都过得感慨万千,也过得有些草率,唯有鞭炮齐鸣的时刻,让积压了三年的情绪有了一泻千里的缺口。
对于家人在外的家庭,盼望回归的日子是漫长的,但团圆的日子是飞速而过。
不禁让我回忆起儿时的情景,节前必定是在母亲的带领下,一家人共同彻底洒扫庭除,绝不落下任何一个死角,算着日子做各种油炸食品,拆拆洗洗,购买节日用品,每天都有足够的事情去完成,直到除夕之夜,祭祀结束了,大伯二伯全家老老小小在我们家里齐聚一堂,近二十个人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春节的序幕也拉开了,大家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王景愚的《吃鸡》、《举重》,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等等,让大家笑得乐不可支,待大家守岁过夜后,我们便满怀期待地等母亲发放亲手缝制的衣服、鞋子。那些年贫瘠的生活总有些简简单单的期待,但我们一定会隆重地迎接,反倒是觉得很充实。
再后来,哥哥和我先后上大学,开始了聚少离多的日子,哥哥一走就是大半生,能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我成家后,父母亲叮嘱一定要照顾好老人,所以每年的除夕都是和婆婆公公一起度过,哥哥来电话时爸爸妈妈就叮嘱哥哥,太忙就不要回家了,一家人都挺好了,照顾好自己的小家,但是电话放下之后的落寞,哥哥和我是不曾看到过,十年前母亲离开了我们,回想一下,从一九九六年开始,一大家人就再也未团团圆圆地共度除夕,料想父母亲曾是何等遗憾啊!
如今衣食无忧的时候,对物质的依赖越来越少了,没有疫情前,大家年前团拜完了,许多人外出旅游过年,春节期间反倒是少了许多祈盼和惊喜,也少了走街串巷的热闹和浓浓的亲情。
若说年味,兴许最浓的就是心绪不宁地计划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对于我们小家而言,就是待儿回来后,要说一说我们的小家里又添置了哪些东西,要陪他吃他的最爱,哪一家新开的饭馆味道不错,让他尝一尝,根据他的时间安排,来计划参加哪些聚会,毕竟从去年孩子毕业后,孩子便自谋职业了,这一走就是一年未见,也是离开家的时间最久的一次,我们兴奋地期待着,盼望着,伴随着归途的时间越来越近,春节的味道越来越浓,初定日期是腊月二十九,我们俩盘算七天时间的安排,后来说提前两天回来,又满心欢喜盘算九天的时间,临近假日,儿说又提前两天,居家办公即可,那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我们俩商量好,孩子回来了就不要再收拾家了,孩子在外面辛苦了一年,就让他怎么舒服怎么来,我们的小家氛围因为团圆而热烈起来,铺好新床单,准备或孩子爱吃的零食,一切就绪了。腊月二十四,孩子下了飞机时,对于我们就是除夕了。
回来前三天,儿每天都是按时背着电脑去西宁图书馆,临近下班时间回家,他说在家里就没有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感。回家后就断断续续和我们聊一聊去年毕业前,如何有条不紊的度过大四的下半学期,培训班上课,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投数百份简历,遇到过怎样奇葩的公司,有哪些面试的故事,工作的头三个月如何苦熬的,早高峰的地铁是如何挤进去的。。。这一年下来,忙忙叨叨地竟然走过近一万里的路,虽每个周末我们都会视频,但是只有在我们身边,才能感觉到踏实。
儿给我一本书《人性心理学》,他说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一些人的性格,心理状态,出现一些情绪的原因,至少也可以反观一些自己的情绪,但是书要在他回去前读完,他要带走,于是我得空就看,同时和他探讨其中的一些观点,比如自卑的产生、焦虑的原因,儿时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力等等,并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结果,当然最后书看差不多时,他告诉我不必着急,书留个我,哎!确实是书非借而不能读也。这几年买了几本书,当时是很迫切,但是买回来就静静的呆在书柜里了,还是儿懂我,呵呵!
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上班时,儿主动做饭,甜面酱的拉面,胡辣汤,白菜炒粉条等等,切的胡萝卜丝一码齐,切的蒜沫是四方四正的,菜板上预备的东西放置得整整齐齐,这是以前没有见过的景象。按照计划,尽可能让他吃到了爱吃的食物,做了一次体检,发现有碳14呼气试验阳性,他主动接受我们耐心地照顾,以前不耐烦的样子消失殆尽。如果有外出,总是能按时回家。让他吃的药,都能很乖的服用,再不会向从前一样拒绝了。爱人对手机上的一部分操作茫然时,他总是很耐心地教会为止。。。
前前后后十一天的时间里,通过一点一滴我们用心品味着孩子的变化,即感觉欣慰,也感觉心疼,成长的每一步路上免不了跌跌撞撞的,我知道这一年里,从校园走向社会,无论是心理或是现实角色的转变中,一定会有许多冲击,失败多于成功,在我们视频聊天时,儿总是报喜不报忧,哪怕是遇到的困难的事情时,儿告诉我们时,也都是举重若轻的样子,让我们不用担心,儿都能解决,也让我们一定要在退休前培养一些爱好,先查找一些相关资料,做积累,说关于旅游,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用不了两三年时间就可以完成,但是接下来的退休时间有将近二三十年,如何度过,当好好做一下规划。我问儿对未来是否有担忧或是畏惧,他说不担心,从上大学,就是从青海走到青岛,上班就是从青岛走到北京,于他就是不断打开新的游戏,每一款游戏都是崭新的开始,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尽情努力,尽情享受其中的每一个角色。。。我不知道儿是受了多少委屈之后,才变得如此更懂事?

初五的早上,儿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所有的行囊就是一个双肩包,慢慢人生路,其实儿最贵也最美的行囊就是自信、诚实和乐观。
看着儿独自迈步向那一个有梦想却又很陌生的城市,我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一别又是一年,我们继续各自努力,明年再聚。
回顾一下近二十年的变化,每一个小家的不断努力下,整个国家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信息越来越发达,交通越来越便利,年味伴随时代也在变迁,过节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我们的心态也在随之改变,不仅仅是张灯结彩,爆竹声声,阖家团圆的其乐融融,也不仅仅是旅游打卡,还有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在这太平盛世里,也希望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生活也是越来越多姿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