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经开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盯“宜业兴业星”创建目标,已培植创业沃土、激发发展活力为总抓手,凝聚各社区、乡镇(街道)广泛资源力量,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坚持“分类施策、打造特色、部门协同、精准创建”的思路,构建“四个一”工作模式,通过热情支持就业创业、产业开发、贴心服务企业等有力措施,促进“宜业兴业星”创建工作落地见效、走稳走实。
统筹推动,明确创星工作方向。
宜业兴业是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和谐的重要基础,更是“五星”支部创建的重要一环。经开区精准锚定目标,把握创星方向,组建“宜业兴业星”创建工作推进组,与区直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统筹协作,特别是加强重点项目的推进,在具体民生项目上发挥党委(党支部)主力军的作用,打造了幸福街道安康社区、水秀万达一体化商圈,融合“宜业、宜居、宜游”等多元功能的15分钟生活圈,满足居民工作、生活、游玩等需要。充分利用办事处商务楼宇的地理区位优势,全方位构建创客服务圈,搭建了新型创客服务平台,打造人才、政务、金融、会议、艺术、商务等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立体服务。
走访带动,精准靶向不断发力。
经开区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凝聚各方创建合力。区党工委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多次深入到联系分包的各社区、乡镇(街道),指导开展工作。迅速成立“宜业兴业星”工作推进组,扩大专班力量,深入实际,走访社区,通过建立台账,分小组地毯式摸排,了解具体情况。另外,通过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对创星工作进行大力宣传,广泛普及,充分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以上率下,全员发动,全力推动“宜业兴业星”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濮上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宜业兴业星”创建工作,成立以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双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成立“两盟一会一中心”,即同业联盟、异业同盟、志愿者服务协会及“双创”中心,充分挖掘辖区金融业、建筑业、艺术设计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领域人才,综合施策加快人才聚集,同时,还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切入点,扩大助企范围到小商户小门店,分包干部下沉社区,及时掌握动态,净化市场环境,做好一切安全保障工作,为企业和职工搭建连心桥。
上下联动,强化高效规范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锚定创星总目标。强化机制运行。建立观摩评比机制,乡镇(街道)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观摩;完善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用好“党建网格四级构架图”和“主题党日”,把党组织和城市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让党员和干部在创建工作中真正动起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党员积分管理、“一编三定”等制度落实,引导广大党员主动亮身份、领责任、展风采、争先锋,营造出“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浓厚氛围。同时,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创办“爱心驿站”,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充电、热饭饮水等服务。
坚持结果导向,确保创星强质效。聚焦“宜业兴业”,大力实施“一表两图N群”措施,定格、定人、定岗、定责,加快形成了“网格管理、条块结合、层级负责”的区域化社会治理新格局。建立起了社区党总支12个、小区党支部 173个、楼栋党小组472个、党员中心户1023个,切实发挥起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掀起创业高潮,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组织了30余场GYB、SYB培训,开展培训1.1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502人,打造了省级充分就业社区3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6个,让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实现辖区充分就业。优化助企服务,“万人助万企”活动选派334名作风过硬、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担任助企干部,加大了助企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共帮助528家企业解决困难问题60件,化解率达100%。优化社区营商“微环境”。充分发挥好“金牌店小二”作用,维护好社区市场秩序,优化城市社区营商环境,区直多部门联合对辖区、小门店和小摊点的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三无”产品等进行全面检查,共排查3000余家,整改未悬挂营业执照和健康证到期商户45家;区纪工委开展了专项行动,对城市管理、工商、税务等重点职能部门进行“点穴”监督,对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情况的单位、个人进行严肃处理,以纪检监察“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