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建中(湖北)
一一立春前后,回原籍小住几日,一位平凡女性的感人事迹不胫而走,广为传颂。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藉以此文,以飨读者。
天门市麻洋镇有一个女人,40岁丈夫不幸离世,守寡26年,全心抚养三个孩子成长,呕心教育三个孩子成人,倾心帮扶三个孩子成家。她是谁?她的名字叫彭杏娥,出生于天门市鱼米之乡茅湖。一个孱弱女子,何以表现非凡,独自把孩子们培养成人!面对艰难的生活,她始终笃定初心,勇毅前行。
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尽管与丈夫阴阳两隔,但她清晰地知道,“遗孀”这个身份是一种责任,这份责任正推动她用最笨拙的方式守护丈夫的理想。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她没有因为生活的拮据而让孩子辍学,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孩子读书。她从家庭主妇,到重新上岗,华丽转身,全心投入。每天披星戴月,忙里忙外,辛苦劳累,有时甚至工作十几个小时。彭杏娥教育孩子方法独到,一边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边叮嘱子女“老实做人,本分做事” 也许因为彭杏娥自幼出生于朴实憨厚的农民家庭,虽与大学失之交臂,但深谙知识改变命运的哲理。所以,她经常用浅而易见的道理教育孩子,用日常行为的准则熏陶孩子。尽管贫穷,但不能穷志。孩子们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了,但她总是整理得干干净净,面貌焕然一新。
再难也不能误了孩子。彭杏娥与三个孩子相依为命,孩子也深受母亲言行举止的影响,健康成长。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家道中落的逆境中,彭杏娥为了三个孩子,以超越常人的毅力,迎难而上,尽责担当,不言放弃,不曾退缩。她对丈夫的忠贞,让人称颂,令人敬佩。守寡26多年来,白天,忘我劳作,日复一日,悉心拉扯,无暇他顾;夜晚,睹物思人,耳鬓厮磨,音容笑貌,盈盈在目。没有了丈夫那称心的陪伴,没有了枕边人贴心的温存,对于一个单亲妇女来说,是何等的困顿和无助,但她用自已羸弱的双肩,坚韧不拔,集腋成裘,撑起了这个幸福甜美之家!
平凡点滴中浸透着母爱的伟大,沧桑岁月里彰显着遗孀的忠诚。彭杏娥恪守妇道,贞洁一生;含辛茹苦,勤俭持家;贤惠淑良,功德昭彰。是妇女的楷模,家族的功臣,为韦氏香火延续传承,倾注了心血,献出了芳华。
作者简介:韦建中,男,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湖北省天门市人,曾任湖北省江汉油田公安局警务监督支队政委、三级高级警长(县处级)。酷爱摄影、阅读、旅游;喜爱历史、诗赋和运动;尤其擅长现代自由体诗歌的创作。曾在各媒体、刊物及网络平台发表若干篇各类题材的通讯报道、学术(专题)论文和诗歌散文,其中诸多作品分获各类奖项并入选《中华百家优秀作品诗选》。现为黑龙江省依安县诗歌协会会员及签约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