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广播电视台Fm98.2兆赫,综合广播,现在是:说北镇!!!
说北镇:文物4——北镇庙4
北镇庙的“四大风景”
北镇庙的“四大风景”之称,始自清乾隆年间,它指的是北镇庙的四处古代遗址,即:揽秀亭、会仙亭、翠云屏和镇庙奇松。
揽秀亭,位于寝宫西侧,是一座四角攒尖式建筑,建在一块自然凸起的岩石之上,亭已毁,基址尚在。亭的建筑年代,史无明载。明代贤士毛伦曾为该亭赋诗:“秋风几日摇招棍,北俄西山两奇绝。启窗揽秀小亭幽,景物捺人自然别。
会仙亭,位于北镇庙的东北隅,即广宁行宫后部,一座天然的小石山下,石山高3米,称“仙人岩”,沿19级台阶可登其上。山上原有一方事,亭内有一石刻棋盘,旁有两块坐石,可坐而对弈。民间传说乾隆皇帝驻禅行宫时,曾在此下棋,故又称此山为“棋盘山”。其山石壁上刻有“会仙亭”三宇,站在小石山上,西可眺医巫闾山,东可观广宁城。会仙亭在小石山下南部,为一座四角搜尖式建筑,民间传说乾隆皇帝曾在此李与仙人相遇,故称之“会仙亭”。自明代起,许多名人、官员都曾来此游历,留下了题咏诗文。其事虽已无存,但遗址尚在。
翠云屏,位于北镇庙内西北角,即揽秀亭西北部。为一天然巨石。因远眺形如屏风,故称“翠云屏”。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十九年(1754)来此祭庙及游历闾山,将其封为闾山八大景观之一。此块岩石长8.50米,宽4米,高3米。传说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坠入人间,所以又称“补天石”。翠云屏下有一南北相通的石洞,人可爬行而过,故又有“窟隆山”及“佝偻山”之称。岩石南面壁上有辽东巡抚张学颜所题“补天石”和“翠云屏”六个大字。同时还镶嵌有名人刻石4方,其中以乾隆皇帝亲绘松树画刻石最为珍贵。画刻石虽已遗失,但其拓片仍有收藏。清代户部右侍郎赵秉冲赞此石曰:“为想娲皇炼石年,九捷炉火碧于烟。无端一片移东海,可怪人间有漏天”。翠云屏前西侧立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碑一块,上书“屹镇幽方”四字。
镇庙奇松,在神马殿西侧,高10米,径1.5米。其松盘根错节,无数长枝盘曲四伸,宛然一巨大的华盖。它高俊挺拔,枝萦叶茂,天空放晴之时,阳光和月光透过绿网便洒下无数细碎的缕缕金丝银丝;有风天气,随风怒吼,涛声如潮,独具特色,故被文人墨客称为“镇庙奇松”。清康熙年间广宁知县项蕙称赞此松曰:“屈盖盘根不记年,虬龙偃仰势参天。微风韵落山空里,劲节神听古庙前。禾黍已高城堞废,麒麟未改墓原迁。经过往年无穷事,水与松摘可比肩。”如今我们只能从前人的诗篇中去体会和感受那镇庙奇松的风韵了。
好了听众朋友,今天的说北镇节目为您介绍了北镇历史文物:北镇庙的四大风景。这次节目播送完了,我们下期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