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癸卯新春玉兔2号发来礼物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1月23日兔年正月初二午间,一侧有关“玉兔2号”结束月夜休眠、自主唤醒、及时向地球发回一份神秘礼物的署名文章与照片,迅速成为网红热搜。
此次玉兔2号凑巧赶在中国传统兔年春节自主唤醒,向地球发来一组摄自月球背面——北半球“LE05103”点的5G高 清相素照片中,除了月坑、月球车辙外,最珍贵的当数一块远看似“石屋”、近看似“玉兔”型的奇妙石头。这令地球人、尤其是有千年“嫦娥奔月”、“广寒槐树”、“玉兔捣药”传说、又恰值欢庆癸卯兔年春节的中华民族格外欢欣鼓舞!又浮想联翩!
此次中国探月车——玉兔2号发回的兔年春节贺年照,照片中的似石屋、又似“玉兔石”的石头,远远看去,颇像一只玉兔抬头东望——“玉兔东升”!中国人把兔称为玉兔,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承载了来自广寒宫的祥瑞。因而在时下,这组从38万公里外跨越无垠深空传来的照片显得格外应景。
“玉兔东升”意思是:月亮升起,也借指时光流逝。
兔,中国民间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玉兔,又名月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居住在月球上,在月宫里负责捣药的仙兔,民间传说是嫦娥的化身或宠物。在许多文化中,特别是在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民间传说和阿兹特克神话中,常塑造成用研杵捣研钵的形象。外观为长耳、圆眼、胖嘴。
有关“玉兔”的历史渊源:商代文物中已有玉兔神话观的表现,体现为商周以来的玉兔形象。
战国时代,屈原在《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
唐代,柳宗元在《天对》:玄阴多缺,爰感厥兔,不形之形,唯神是类。
翻译为当今文字即:月亮表面有许多缺陷,这些缺陷被看成了兔形,其实形状并不很像,兔子只是人们想象的神态罢了。而宋代,朱熹解释“顾菟”,是兔子的名字。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济老人,但只有兔子没有,后来兔子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说罢,就往烈火中跳了进去,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是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就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勇于探索的创新力。这不。一块石头、一个小型撞击坑、几道蜿蜒的车辙,不仅让人们一睹神秘的月球背面,更能使科研人员获得重要的参考信息。岩石、土壤的承载力和摩擦系数几何?撞击坑又是多久以前形成的?根据照片中的信息,科学家们能对玉兔二号下达任务指令,以获得进一步的数据。
过去,玉兔所住的月亮是神秘的,盈满传说与神话。随着月球探测“嫦娥工程”的开展,以及月兔号、月兔二号的先后投用,神秘的面纱逐渐被掀开。我们对月球的了解愈加深入全面,在空间天文研究、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迈出坚实脚步,连带攻克了大量具备泛用价值的关键技术。
这正是科技创新的意义与力量——它们能做到人们原本甚至无法想象的事情,把从前的传说和神话变成现实,是工业革命后最强的发展引擎。
而科技创新,不只是“科技”的“创新”。在这个横向各行业复数交织、上下全链条深度交融的新时代,要掌握好科创这台引擎,必须在思维、逻辑和范式各维度上,都讲科学、敢创新。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兔有机智、敏捷的寓意。引申来说, 兔也是最先察觉风向变化、最快“跳”出舒适区的动物之一。在兔年,或许有必要多揣摩、多模仿兔子们的想法和做法,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值此,笔者亦凑热闹,兴奋之余,特赋《人月圆》为评为纪。
广寒宫上春来早,
嫦女展裙衣。
微风漫舞,
明眸瞰俯,
癸卯佳时。
晨钟箫鼓,
唤醒玉兔,
相摄机携。
祥型石屋,
人间笑语,
天地掀帷。
——2023年1月24日(癸卯年正月初三)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